如果你用悲情贿赂过读者,你也一定用悲情取悦过自己。
得诚实地说,悲情、苦大仇深的心理基础是自我感动。
——楔子
01 善待皮囊内的灵魂
故事发生在福建的一个沿海小镇。
睿智的阿太、残疾的父亲、偏执的母亲、烟火气最浓的王阿姨、可怜可悲的张美丽、内心实际保守的厚朴……
无论是阿太、厚朴还是父亲,他们活着时如群星般璀璨,但却都如昙花一现般突然离去。
生命易逝,那些陪伴在我们生命线中的人不知何时便会断线诀别,而我们总在失去时才能意识到陪伴和珍惜的重要性。
灵魂都住在皮囊里,皮囊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像是一个容器,以有形的实体承载着无形的灵魂。
或许,在我们刚降生的那一刻,所有人的灵魂都是一样的,只因为在不同的皮囊里,皮囊被用作不同的途径,这才打磨了灵魂,使每个人的灵魂变得不一样了。
皮囊被伺候的越好,灵魂也就越简单,皮囊遭受的考验越多,灵魂也就越充实。
这本书虽然名为皮囊,却主要是描述作者人生当中所经历过的那些特别的人和事。
每一个人的生死,都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再微弱的个体,对生命本身来讲,都是惊天动地、不可取代和复制的。
我们的人生就是一张皮囊。
但在每个皮囊底下却是一个一个不一样的鲜活故事。
书中有许多的“皮囊”,这皮囊是许多人的缩影,但是它又是人性的放大。
作者通过描写这些皮囊想告诉我们,选择了什么样的生活其实并没有那么重要;痛苦和幸福也不那么重要。
只有灵魂的清澈和满足才是最重要的。
透过表层的皮囊,每个人皮囊内的灵魂都应该被善待。
02 成也皮囊,败也皮囊
这确实是一本考验三观的“畅销书”。
如果仔细阅读本书的话,应该会经历三个反复的阶段——推崇,疑惑,失望。
在这本温情而又残酷的散文集中,触动人心的却并不是这些人物身上的故事和精神,而是作者在讲述这些往事之时的出奇冷漠。
每个作者都只能写出已然存在于他内心的东西。
书籍只不过是一种光学仪器,来帮助作者发现他自己的内心。
柴静在写《看见》的时候,便有网友批评她的文字只懂得取悦自己。
同样,作者蔡崇达在对亲人和故友的缅怀之中,也不可自拔的陷入了感慨万千和唏嘘不已的自嗨当中。
《皮囊》故事中的主角们全部都是被生活所伤害过的人,而往往我们平常人的生活中却很难遇到这么多充满戏剧性人生的苦命人。
在这本半自传的书中,只有作者自己,因为自带上帝视角和主角光环,最终过上了理想的生活。
在书中的后半部分,尤其让我感到一种凤凰男步入上层社会以后,扬眉吐气评判之前故友的洋洋得意之情。
每一页纸,我都可以看到上面笼罩着一层破败的陈腐气息。
作者在第一章中就开宗明义的点出了本书的主旨:“肉体是拿来用的,又不是拿来伺候的,只有会用肉体的人才能成材。”
但是在后几章中,文章所写的内容却显然和皮囊与灵魂没有多少联系。
我们能从文中看到的,只是一个成功者在努力的塑造一种悲情,而这种塑造出来的微妙违和感通过文字是骗不了人的。
作者用自己打造出的悲情故事来拼命地感动自我、感动读者,想用小人物的凄惨命运来衬托自己的冷静和理智。
但是实际效果,还不如我小学时读过的故事会。
尽管作者嘴上说着既要看自己,也要看更多人。但他的字里行间却全都是在写自己。
通常,写自己的文章很容易便落了下乘。
因为难免会落入两个圈套:自吹自擂和无病呻吟。
作者很容易把自己的情感代入,却忘记了读者会怎么想。
在我看完文章最后一个字时,顿时感觉作者当时应该是处于一种想要煽情,但是经历又很单薄空泛的状态。
这种状态,显得特别的矫情刻意,仔细阅读和琢磨起来却又没有什么韵味。
在最后,蔡崇达确实是想和读者分享他的人生经验,但由于之前叙事方法的问题,让他的分享显得很是自负,甚至有了鸡汤的味道。
在作者那些关于家庭,生长环境和人际关系的描写中,有相似经历的读者会有一种感觉:作者的人生就是我的人生,作者的感受就是我的感受,作者的挣扎就是我的挣扎……
从技术层面来讲,用这些小故事让很多读者能找到认同感,确实是很成功了。
但是用悲情贿赂读者的作家,他一定是先用悲情取悦了自己。
每一个成熟的作者都需要提醒自己:绝不能走到一条自我感动的路,也不能铺排文字让读者走到逻辑链的半山腰就嚎啕大哭。
因为自我感动的作者一般都不会走的太远。
成也皮囊,败也皮囊,诚如是也。
作者:朱帮主,从不停止思考的95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