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驱动力19

我在很多场合,都提到过大多数“受过教育”的中国人所面临的共同尴尬:

都听说“英语很重要”,但,小学六年、初中三年、高中三年、大学本科四年……前前后后折腾了十六年(还不算幼儿园就可能已经开始学了),竟然就是搞不定英语,这是为什么呢?并且还通常是“全方位搞不定”——听说读写全都不行。

可以肯定的是,习得一门外语,并不需要很高的智商,甚至可能不需要智商。

我是朝鲜族,有那么十来年,我生活在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在我们老家,很多人都是“天生”的双语使用者——你很容易想象的,其中当然甚至包括一些智障的人,他们也一样是双语使用者(貌似很天然)……

更夸张的是(细想的话其实一点都不夸张),在我们老家,若是你在街上看到一只狗,然后你对它说:“오라!오라!”它就摇着尾巴过来了——这明显是“朝族狗”么;它要是不理你,然后你就对它说,“过来!过来!”于是,它就摇着尾巴过来了——这明显是“汉族狗”么;然后,无论你说“오라!오라!”还是“过来!过来!”它都会跑过来冲你摇尾巴的——那明显是“双语狗”么!

那么,现在问题来了——而且肯定还是个非常严肃的问题:

学好英语明明是所有人都可以做到的,明显并不是(过分)受限于智商,为什么难住了那么多人?难住了那么大的一个比例?

我当过一段时间的英语老师,于是,对于这个问题当然想得更为深入,不过,说实话,它也困扰了我很多很多年——因为总想找到一个最合理的解释。

2011 年的时候,我在上海的一个 TEDx 会场做过一场演讲,当时我有一个两年前的解释:“很多人其实是被自己教傻的……”2016 年 11 月 19 日,我在网上做了一场讲座,《人人都能用英语》,现场 5.2 万人在线听。在讲座里,我给出了一个七年后琢磨出来的另外一个更为合理、更为本质的解释:

“用英语”对绝大多数人来说,根本就不是刚需。

既然不是刚需,那就是“不必需”,于是,事实上“不用也可以”,事实上“没有也行”,虽然“有倒也挺好”,可“没有的话顶多是有点怨念而已”……

为什么另外一些人(虽然是少数)最终“学”会了呢?对他们来说,那是刚需——那“需求”越刚,学得越快、学得越好……甚至,没学会,没学好的时候,也要“凑合着用”,然后“用着用着就真的用熟练了”——想想看吧,这是不是最重要、最本质的根源?

在学外语方面,我个人天生条件真的不是很好,甚至很差。我很久以前是唱歌跑调的(拿着吉他纠正了许多许多年到现在算才勉强凑合),所以,我在辨音方面一直是很差的;并且,我的语音短期记忆力很差,人家听一遍就能顺下来的曲调,我得一个音符一个音符、一个节拍一个节拍地反复记忆才行……你想啊,这在学一门外语的时候得有多吃亏——事实上,这许多年过去,我的发音依然不标准。

但就是这么天生条件差的一个人,在“用”英语方面毫不含糊。为什么呢?因为阅读对我来说就是刚需,我就是很痴迷于阅读,乃至于读书几乎是我个人最大的“娱乐项目”,连影视都要排在其后。若是你问我身上哪个部位残疾了最痛苦,我一定会回答“眼睛瞎了最痛苦”——因为无法阅读了。

很多年前的某一天,我决定此后虚构类的就直接看影视了(阅读上就不再选择小说什么的了);而非虚构类的,无论多贵多难搞,我都要直接阅读原版,而不是译版。

这一下,“用英文阅读”就成了我的刚需——不读不行啊!脑子会“饿”、心会慌。于是,这么多年就一直“用”过来了。刚开始也费劲啊!可那一点“麻烦”挡不住我啊!因为“读完”对我来说是刚需啊!正在挣扎呢,有人喊我去吃饭我都嫌耽误事儿……英语这东西,我说的真不好,可你想啊,对我来说,“说英语”真的不是很刚需,比“读英语”的刚需实在是差太远了。

你看,“刚需”多重要!

再看看我们身边,绝大多数人是不善于分析的,是不善于思考的,他们不会去琢磨什么事儿直到水落石出。可你身边也一定有至少一个这样的人:

他们善于分析(也因此常常能做出更优的决策),他们善于琢磨(也因此常常有特立独行且正确的见解),他们也善于说服别人(也因此必然有更强的影响力)……

为什么呢?是什么驱动他们不屈不挠地成长成那个样子呢?这个解释在这里依然同样合理,不信你可以去问问他们:

寻求真相,对他们来说,就是刚需;若是不能弄个水落石出他们就难受得很,看到一点希望就会欣喜若狂,遇到一点挫折根本算不上什么,因为真相就像是火,他们就像是飞蛾,还有什么比飞蛾扑火更自然的吗?

分析能力,简直就是“一切能力之王”,可偏偏好像整个教育制度在这个能力上彻底失灵——可偏偏还真的就有少数人最终“无师自通”地习得了这个能力,为什么?为什么!因为对那少数人来说,“分析”是刚需,弄不明白就难受得要死。既然“分析”对他们来说是刚需,那么接下来为了满足这个刚需,需要学什么他们就去学什么,需要用什么他们就去用什么,需要克服什么障碍他们就去克服什么……谁都拦不住他们,因为那可是刚需!

上文里就有明证。分析对我来说就是刚需。若是我认定某个问题需要一个解释,那我就会不断地思考、观察、分析、总结、补充;再思考、再观察、再分析、再总结、再补充……这个过程很可能长达好几个月,或者好几年,甚至七年一辈子……你看,七年后我的结论相对于七年前的结论,又进步了一大截,又精准了一个层次。

我的前老板俞敏洪同学有一句著名的话:

优秀是一种习惯。

这话肯定是对的,因为所有的刚需,都必然显现为“习惯”——就好像你从一开始就习惯了“到点儿吃饭”一样。

甚至,“习惯”很可能只不过是“刚需”的另外一个说法。

当年我还在新东方的时候,见到很多同事把这句话当作俞敏洪同学给员工、给学生洗脑的工具而已。很多人不明白,在他们眼里所谓的“鸡汤”,其实常常是很朴素的、很锋利的方法论——只不过,“优秀”并不是他们的刚需,所以,他们不可能到达“优秀”,于是,他们体会不到那“鸡汤”的朴素与锋利,进而反向到达一种“自证预言”必然自证的境界……

对一些人来说,“优秀”真的是刚需。你去观察那些优秀的人,若是你有机会与他们沟通,你就会发现,他们在这方面几乎是一模一样的态度:

要做,就要做到最好——起码是自己能做到的最好。注意,是“最好”而不是“好”或者“很好”……

不然的话,他们会很难受的,虽然那种难受不能言传只能意会,但反正就是很难受。

我在面试的时候,总是问这个简单的问题:

你在哪方面做到过第一,做到过最好? 哪怕是局部,哪怕是小范围。

什么是牛人?一般来讲三句话就能描述清楚了:有做第一的执念;有过第一的经验;有过多次第一的经验和总结。大多数人从未有过做到第一、做到最好的经验——于是,做不到第一,做不到最好,他们不会因此难受,更不会因此格外难受。也许曾经难受过罢……但这么多年过去,早就习惯了。

有个这样的段子:

某人四十多了还碌碌无为,于是跑去找算命先生。算命先生掐指一算,然后问:“一个好消息,一个坏消息,你先听哪个?”哥们说,那就先听坏的吧。算命先生说:“坏消息是,你四十岁之前穷困潦倒……”那哥们眉头一挑,问:“那好消息呢?”算命先生幽幽地说:“四十岁之后,你就习惯了。”

所以说,正确的刚需是一切驱动力的源头。

为什么又加了个定语“正确的”呢?因为有些刚需不会令人进步。很显然,我们身边有很多人,有“吐槽”的刚需,不抱怨他们就难受,“不吐不快”,不吐出来,或者吐不出来,就“感觉要爆炸”,而吐出来之后又“感觉被掏空”。再比如说,我们身边也有很多人把“活在过去”当作刚需(甚至不是“活在当下”),他们“好汉只提当年勇”,他们总是慨叹“世风日下”,他们无法乐观对待未来,当然也不可能“活在未来”……

在过去的二十年里,科学家们对人脑的认识突飞猛进,其中一个最重要的结论是这样的:

大脑是可塑的。

换言之,一个人的大脑,宏观上来看终生可能没多大变化——毕竟脑壳的大小、形状貌似是一成不变的;但若是从微观上来看,大脑肯定不是“一成不变”的……之前的文章里我们提到过这事儿——连灰质厚度都是可以通过练习增加的。也就是说,大脑一直在“被塑造”——被环境塑造,更重要的是,它竟然还可能被自我塑造。

在我看来,这是显而易见的机理:

刚需塑造大脑。

不断重塑大脑的,其实就是一个人的自我驱动力,也就是说,其实就是对刚需的认知与选择。

那么另外一个问题又来了:

如何认知、选择、培养正确的刚需呢?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3,186评论 6 492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0,858评论 3 387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8,620评论 0 348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6,888评论 1 285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6,009评论 6 385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0,149评论 1 291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9,204评论 3 412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7,956评论 0 268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4,385评论 1 303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6,698评论 2 327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8,863评论 1 341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4,544评论 4 335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40,185评论 3 317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899评论 0 21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2,141评论 1 267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6,684评论 2 362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3,750评论 2 351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学好英语明明是所有人都可以做到的,明显并不是受限于智商,为什么难住了那么多人?难住了那么大的一个比例?一个合理的解...
    YvanTalk阅读 179评论 1 1
  • 同样一件事,为什么有人能做好,有人做不好呢?就拿学英语这件事来说,大多数人学了十几年也没有掌握,却有极少数人听...
    不劳无获阅读 248评论 0 0
  • 2016,12,9 我在很多场合,都提到过大多数“受过教育”的中国人所面临的共同尴尬: 都听说“英语很重要”,但,...
    轻寒翦翦阅读 396评论 0 1
  • 当月亮六合水星,人们内心里的感受很容易通过语言表现出来,这个时候,内心柔软言语亲切,更加适合探讨和沟通,过去说不清...
    茉客阅读 241评论 0 1
  • 巍峨的星辰塔,塔门入口没有任何守卫,它也无需守卫,太虚天宫的任何一个虚空神都有资格进入。 嗖。 东伯雪鹰化作流光朝...
    im喵小姐阅读 371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