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一件事,为什么有人能做好,有人做不好呢?就拿学英语这件事来说,大多数人学了十几年也没有掌握,却有极少数人听说读写完全没有问题。究其原因,是因为大部分人不用,学习英语仅仅是为了应付考试。而那些最终可以熟练使用英语的人,把英语内化为了一种工具,并且是生活中并不可少的那种。对这些人来讲,不会英语可能制约自己的发展,影响生活质量,甚至是威胁到了生存。所以反观那些没学会的人,英语对他们的生活来讲真的不重要,会不会都行,不会也没有什么影响。
又比如分析能力强的人把逻辑清晰当作刚需。优秀的人把追求卓越当做刚需。这样看来刚需是促使我们做一件事情的内在驱动力。
既然刚需如此重要,那我们就应该培养正确的刚需,因为错误的刚需,如抱怨,打游戏,贪图安逸,会浪费掉我们最宝贵的财富---注意力。
举两个自己的例子
看书学习是正确的刚需,因为通过看书可以发现新知识,开拓视野,让自己比别人有更多的见识,有更清晰的思路,以及更好解决问题的方法,所以谁不让我看书,我跟谁急。
我也有错误的刚需。即不喜欢在众人面前展示自己。我认为这是抢风头的表现,枪打出头鸟,隐藏在群体中,与世无争,才是最安全的。但现在我发现自己错了,想得过于极端了。分析问题要在合理的范围内,"抢风头"是"展现自己"的极端,展现自己,别人才会了解你,知道你能做什么,有什么能力,有什么价值,不然的话,当有一个机会的时候,人家凭什么给一个看起来平庸的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