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LP逻辑层次模型
1976年,理查德·班德勒和约翰·格林德开创了一门新学问——NLP(Neuro-Linguistic Programming),中文意思是用神经语言改变行为程序。后来他们的学生罗伯特·迪尔茨和格雷戈里·贝特森创立了NLP逻辑层次模型。这个模型把人的思维和觉知分为6个层次,自下而上分别是:环境、行为、能力、信念和价值观、自我意识、使命。
一层的人找环境问题,他们是抱怨者,喜欢说:“都是你们的错!”
二层的人找努力问题,他们是行动派,喜欢说:“我还不够努力!”
三层的人找方法问题,他们是战术家,喜欢说:“方法总比问题多!”
四层的人找选择问题,他们是战略家,喜欢问:“什么东西最重要?”
一个人若能觉知到选择层,那他多少有点接近智慧了。在生活中,这类人一定愿意花更多时间去主动思考如何优化自己的选择,毕竟选择了错误的人和事,无异于浪费生命。
五层的人找身份问题,他们是觉醒者,喜欢问:“我要成为什么样的人?”
六层的人找意义问题,他们是创造者,喜欢说:“人活着就是为了利他!”
对个体来说,最重要的事情莫过于找到人生目标和意义,想清楚自己应该成为什么样的人。这个问题一旦解决,我们自然就知道该怎么选择、找什么方法、如何努力。不用刻意追求,一切水到渠成。
From : 《认知驱动》作者周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