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笃信你能成为更好的你?
不是“觉得”,不是“希望”,甚至不是“相信”。是笃信!
120%的相信。,即便有人打击你,打击掉20%,你依然能100%的相信。
用正确的方法做正确的事情,你一定会变得更好。
若长期持续用正确的方法做正确的事情,你的未来一定会很伟大。
你必须盲目地笃信!因为这件事除了你之外没有人会相信!
鸡汤,本质上不过是心理学研究成果的“通俗版”。
其实就是“通俗演绎版”,再被过度演绎之后产生了一些谬误和原本没有的扭曲,最终变成了无用甚至有害的东西。
毒鸡汤,毒不在鸡汤里,要么是别人放进去的,要么是你自己放进去的。
生理学“以毒攻毒”,有时候吸收一点“毒物”甚至有可能终身受益。
为什么懂了那么多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
学生们天天上学,结果不仅学习成绩天差地别,还有相当数量的人学不好甚至学不会。
因为大多数学生都没有好好做作业,成绩好的学生怎么会完成不了作业?
“知识传递”本身不是教育。
让真正教育起作用的,主要是知识吸收者(学生),而不是知识传递者(老师)。
所以懂的道理再多,不去运用那些道理,就没有机会再运用中调整自己以及自己对那些道理的理解和感悟。
事实上并没有完成那些道理的“内化”。顶多算是“识字”,谈不上“有文化”。
为什么还有人,的确“挣扎过”,却和那些从未“挣扎”过的人下场一样?
很简单,就是“挣扎得不够”。
起初不熟悉的道理,通过反复运用,反复琢磨,反复调整,变成自己能够熟练运用的工具。若受不了自己的笨拙,中途放弃了,那“工具”也瞬间沦为废物。
追根溯源,就是怪自己。
我笃信进步,是有方法论的,在任何的领域的任何进步都有方法论。
不仅一切事情都有方法论,甚至方法论也有方法论。
这本书在某种意义上,也是“草根”的逆袭方法论。我更喜欢用“所有普通人的成长方法论”。
关键词“成长”,不是“成功”。成功只是一个里程碑,成功之后也需要成长,后面的路还很长。
生活也好,人生也罢,都一样,总有方法活得更好。
相信相信的力量,这个观点让我想起了《垫底辣妹》中的一个人片段。
当工藤沙耶加失去信心,否定自己的努力,在阳台上发呆的时候,坪田先生拿出一个鸡蛋,说:“你相信鸡蛋能立在栏杆上吗?”
沙耶加摇摇头,表示不信,因为这太不可思议了。
坪田先生微微一笑:“你不信,可是我相信鸡蛋能立起来,所以鸡蛋就一定能立起来。”
说着,坪田先生拿着鸡蛋在栏杆上尝试几次后,真的立起来了。
只要你要相信你自己,哪怕全世界都不相信你,都无所谓。就像文中说的,要笃信!
用正确的方法坚持下去,一定会收获更完美的你。
鸡汤本身没什么不好,真正有害的地方在于过度演绎之后产生的一些谬误和扭曲。
打个比方,你觉得“只要努力就能成功”这句话时毒鸡汤,但是大量的事实证明,想要成功,必须要付出一定的代价,其实就是努力。
但是反过来想想,如果你努力地花钱,努力地睡觉,努力地堕落,确实不可能成功。
同样是努力,可是结果却是天差地别。
答案就是选择,你选择过什么样的人生,你就拥有什么样的生活。
毒鸡汤有时候也会让你受益终身,以毒攻毒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悲伤,不要哭泣,因为生活,还将继续欺骗你。
既然怎样都是被骗,那就活得豁达自由一些吧。生活坏到一定程度,一定会好起来,因为无法继续坏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