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笃信你能变成更好的你?
【本书的第一句话是“你是否笃信你能变成更好的你?”,这是最重要的一件事情,那就是“对自己的未来要有无比坚定的信心”。信心是基础,是你动力的来源,是你前进的燃料。没有信心,未来无从谈起。
我的回答是:我,笃信自己将会变成更好的自己!】
注意——不是“觉得”,不是“希望”,甚至不是“相信”,而是“笃信”(即120%地相信);不是“也许能”,而是干脆清楚的“能”。若你不是“笃信”,只是“希望”,只是“觉得”,那后面的能就只能变成“也许能”,或者变成干脆清除的“不能”了。若你不笃信“你能变成更好的你”,那你也没必要读下去了,你甚至不该买这本书——还不如去星巴克买杯咖啡喝掉然后上趟厕所呢。
【这件事其实我没有认真地想过,“要想成功,为什么必须百分之百地笃信自己”,事实经验一再证明:如果一个人做一件事情时没有信心,这件事十有八九做不成。这种自信并不是“盲目地自信”,而是清醒地认识到,自信是最有助于人发挥能力的状态,自信并不是觉得自己什么都能做,什么都能做成,而是清醒地意识到我选择这种状态最容易把事情做成,就是这么简单。
记得自己以前看到过一句话是这么说的:认识到自己的愚昧和卑微,是自信得以确立的根基。没错,自信不是盲目的,而是以认识到自己的局限为前提的一种放松心态,而不是没有认清自己状态下的患得患失。】
为什么是120%地相信?是为了说得形象一点——我是说,你要相信到这样的地步:即便有人打击你,打击掉20%,你依然100%地相信!
【总之,无论如何,想尽一切方法,用尽一切手段,相信自己。】
你必须对两件事深信不疑:
1.用正确的方法做正确的事,你一定会变得更好!
2.若长期持续地用正确的方法做正确的事,你的未来一定会很伟大!
【“用正确的方法做正确的事”是一句浓缩度很高的概念性的话,是一句正确的“废话”,这句话说得没错,但缺乏具体的指导意义,这个具体的指导意义需要我自己去寻找,对我来说,
什么是正确的方法?如何发现它?
什么是正确的事?如何找到它?
我每天需要做的事情很多,哪些是正确的(必要的)?哪些是不正确的(不必要的)?如果认定一件事是正确的,如何找到正确的方法?这些问题我在平时思考过吗?
其实不用太复杂,面对事情问自己两个问题:
第一,这件事对我来说是正确的(必要的)吗?
第二,如果是正确的(必要的),我该用什么方法去做才能达到最好的效果?】
“用正确的方法做正确的事情”是我在《把时间当做朋友》里为“管理时间其实是个伪命题,因为我们事实上无法管理时间,时间根本不会因为谁的意志而有所变化”这个事实给出的解决方案。
【“时间管理”是个伪命题,“管理好自己”才是最重要的。】
你知道为什么要对自己的未来深信不疑吗?我甚至常常向身边的人一遍遍灌输“你必须盲目笃信”的观念——对你认定的这件事的笃信要盲目到谁都不能动摇的地步……因为啊,因为这件事除了你自己之外没有人会相信!
【“因为这件事除了你自己之外没有人会相信!”这句话需要反复品味一万遍。
因为“笃信自己”这件事除了自己之外没有人会相信。如果自己都不相信自己,那一切都无从谈起了。】
那么,有没有“毒鸡汤”呢?有啊!可是,“毒”不在“鸡汤”里,要么是别人放进去的,要么是自己放进去的,跟“鸡汤”本身没什么关系啊!
【从小到大的灌输式教育,让许多人对“鸡汤”产生了逆反心理,从而产生了“泼脏水把孩子也泼出去”的现象,一概否定反而害了自己,其实很多道理都在人们日常读到或听到的话语中,只不过“厌烦否定从而一改忽视”的态度把很多有用的东西错过了。道理往往很朴素,朴素到“很多人忽视”的地步,认识到这点,认真思考吸取“朴素道理”的内涵并坚持践行,才能有所收获。】
又,为什么“懂了这么多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呢?
这种现象貌似普遍存在,但我们不能因为这种现象的存在而否定“道理”的价值。
“传递知识”本身不是教育,它只不过是教育这个庞大的系统工程中的第一个环节而已。若“传递”本身就能完成教育,那就用不着办学校,只要有出版社就够了,但事实并非如此。让教育真正起作用,主要靠的是知识吸收者(学生,或者干脆点,你自己),而不是知识传递者。这就好像为了增肌而吃东西一样,吃得太少可能会因血糖不足而晕倒,吃得太多会导致消化不良,吃得不够多就不可能继续增肌……可问题在于,若不进行大量的运动,不去跑步,不去推杠铃、做深蹲,不去做各种各样让人难以忍受的动作,那吃什么都没用,不是吗?
【“知识传达到”只是学习的第一步,如果不经过自己的思考、消化、反刍直至应用,怎么可能变成真正对自己有用的东西?就像读笑来老师的这本书,如果只是读读,知道了,作用真的不大,如果不去做下心力做这件事“阅读到后反复深入思考、反刍、内化、应用的再循环”,作用真的不大。我们的努力正是要跨过“知道”和“做到”之间的这条鸿沟,才能完成真正的知识学习。这件事很苦,大部分人都没做到,而那些通过努力真正做到了的人,收获最大。】
所以,为什么有那么多人“懂了这么多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呢?因为他们“不运动”啊!他们不去运用那些道理,所以就没有机会在运用中调整自己及自己对那些道理的理解和感悟,他们事实上并没有完成那些道理的“内化”,那些道理对他们来说只不过是中小学课本上印着的字而已,早就还给别人了!或者,说得再干脆一点,他们顶多是“识字”而已,根本谈不上“有文化”。
【笑来老师又讲到了很重要的一点,“不去运用那些道理,所以就没有机会在运用中调整自己及自己对那些道理的感悟和理解”,“道理没有变成自己的”,就是这样啊,不去“运用”,就没有机会在“运用中”产生更深的感悟和理解,就不会形成自己的东西。从这个角度看,任何知识,若无“内化”的过程,永远不属于你。而那种“更深的思考和感悟”远远不是坐在那里能想出来的,只有通过“运用”才能获得,道理就是这样。笑来老师说过的“行动中的思考”,就是这个道理。】
但是,为什么还有很多人,的的确确“挣扎”过,却和那些从未“挣扎”过的人下场一样呢?解释依然很简单——“挣扎得还不够”。任何道理都和我们平日里使用的任何“工具”一样,要在大量使用之后才能进入“熟练”阶段,而后才能“运用自如”。所谓“挣扎”,无非是把自己起初并不熟悉的“工具”(即,那些道理),通过反复运用、反复琢磨、反复调整,变成自己能够熟练运用的工具。你一定见过那些工具运用不熟练的人,他们看上去很笨拙,做每个动作都像在挣扎——若那人受不了自己的笨拙,中途放弃了,那“工具”也就瞬间沦为废物了。
【如果“挣扎”过却没有结果,只能说明“挣扎得不够”,这是很显然的,因为在“挣扎”的过程中要一直面对自己的笨拙(或者说“犯错”),而大多数人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不愿一直面对这样的自己,就中途放弃了,他没有坚定的新年,他没有认识到“笨拙只是暂时的而且是必然的,只要不断在挣扎中反复运用、反复琢磨、反复调整终将会到达熟练的地步”这个事实,这能怪谁?只能怪自己。
对于我来说,虽然可以写出“笨拙只是暂时的而且是必然的,只要不断在挣扎中反复运用、反复琢磨、反复调整终将会到达熟练的地步”这样的话,但在没有真正通过实践做到并检验它之前,还只是一句空话而已。
我在学习的过程中,一定要意识到,“只有真正做到把成长放在最重要的位置上,而不是面子、辛苦或其他,才能获得最大的成长”。】
所以,说来说去,怪谁呢?怪自己。
从这个角度望过去,如果在未来的某一天,你并没有变成更好的自己,或者说,你并没有变成到那时应该最好的你,怪谁呢?怪自己。怪不得别人。当然,也怪不得那些道理和那些心理学研究成果——或者说“鸡汤”。
【一个小小的愿望能不能成真,第一,要看这个愿望是不是真的,第二,要看这个愿望的强烈程度。如果你没做到,确实要怪自己,怪不得别人,但为什么没做到?我想最大的原因是源头出了问题,“原动力”不足,这个原动力就是个人的“价值观”,通俗来说,就是“认为什么更重要”,“价值观的选择和树立”是个人自己的事情,是个人最应该向内下的功夫,可以说是立人之本,这是笑来老师让我们不断追问自己“什么更重要,什么最重要”的根本原因。
“我为什么要这么做,给自己一个理由“。人是靠理由活着的。
对我来说,什么更重要?什么最重要?】
我笃信“进步”这件事是有“方法论”的——任何领域的任何进步都有方法论。哪怕是一把螺丝刀,在不同的地方使用的时候,手握的位置和姿势都会影响工作效率。如果这么简单的事都可能有方法论,如果所谓“进步”只不过是“把事情做得更好”的话,那么什么样的进步没有方法论呢?再进一步,所有“很大的进步”不都是由类似“螺丝刀的手握方式改进”这种细微的进步积累而成的吗?
【“方法论”是在目的地明确之后,到达目的的手段。首先我要认识到“我要做的任何事情都是有方法论的”,“办法总比问题多”与此是想通的。那么,把事情做好,就是不断寻找并优化做这件事的方法论的过程,在方法论的帮助下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对我来说,在面对一件事的时候,“如何找到做这件事情的方法论”是最优先要去做的,而不是一上来就去瞎做。其次我要认识到“获得方法论是需要一个过程的,即便别人的方法告诉你,也必须经过反复实践总结的过程才能变成你自己的”,那些因为懒惰而认为“别人的方法拿过来就能用”的人,基本上很快就会放弃,真的是,凡事亲身经历,才真的能成为自己的。
做事找方法论,运用方法论。】
不仅一切事情都有方法论,甚至连方法论也有方法论。无论什么事,都有方法做得更好。生活也好,人生也罢,都一样,总有方法活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