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一个大家最近挺感兴趣的话题:25岁的你,存款有几位数了?
掐指一算为何是这个时候上了热门,打开一下简讯,“呀,原来最近应该开始卖课了呀。”
大家还真别笑,回看周围,尤其是20年年初疫情比较严重时,在线教育和线上办公、远程协助等工具的发展时间缩短了至少1.5年,我们在享受着互联网便利的同时,生活中也泛滥着许多耗费精力的信息。
新媒体的各种渠道,崇拜地告诉我:《那个刚毕业就年薪百万的少女,她都做了些什么》《5大职场潜规则,让你远离007》《写给斜杠青年的一封情书:我用3个月做》。。。
如林种种,先会通过一个“别人家的孩子”暗示你和制造焦虑:再不努力就老了;再不结婚就完了;再不学习就晚了。。。
接下来,这篇文化章会继续告诉你:花时间刷手机和无用社交,不如悄悄努力,惊艳所有人。
紧接着,够课链接和折扣信息纷至沓来。
最后描绘你完成课程之后的愿景。
“用户购买的不是产品本身,购买的期待产品带来的变化和远景。”
1.认识自己,接纳自己
当我们默默地将自己与他人进行比较的时候,实际是产生的差距让我们滋生的焦虑。其实无关25岁,很多时候是作者为了支持自己观点而收集的论据。很多平常人实际上到了25岁既然无存款是一个事实,那首先先尝试接受它,而不是厌恶自己和遗憾。当你接受那个心里那个小孩儿时,你会尝试对他说,“没关系,我们还有机会存更多的钱,首先我们先一起看看,做一个计划吧。”而不是困在自己的情绪中无法自拔。
2.关注自己,活在当下。
说实话,我们会想一下身边的人,确实会有很多优秀的人获得更好的薪资和发展前景,但是其中他们的努力的汗水、布过的远景和踏过的坑,几乎都无人问津。
当我们真真切切的投入到手上的工作和事情上时,我们会发现看不到那些焦虑,手心不在冒汗,不会有止不住的羞耻感和急迫感。我们认真的投入,每一滴汗水都都会带来相应的结果。假如做得不好,仔细复盘,这也是成长教训;做得好的,下一次会更有自信,给自己多一些信心去接受更高的挑战吧!
3.提高专注力,“早冥读写跑,五步缺一不可”。
这句话我是在《认知觉醒》当中听作者总结的。
大约在17岁的时候实际上我已经在断断续续实践了。但期间种种缘由,一直未能持续的融入到我的生活中去。毕业之后的2年,因为工作压力的缘故没有得以持续。好在曾经是有过好的体验,让自己能够对比先后身体和精力的变化,做了更加正确的选择。
早起,会逐渐调整人的生理稳态平衡;
冥想,发现更加隐秘的自己,提升专注力;
读书,提升认知性价比最高的活动,和有趣的灵魂随时进行对话;
写作,反思和总结是很好的输出和反馈方式;
跑步,让大脑的神经元得以足够刺激,身体机能和新陈代谢得以保持最佳水平;
25岁无存款不是一件让人觉得挫败的时候,实际上大家害怕意识到的事情:“未来的我无法改变这个现状;其他人比我强的时候,我会失去什么?我的家人可能会得到什么?”请停止这种无由来的自我伤害。
但至少只能让人高兴的是,我们是希望自己在不断持续进步和提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