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及心理学,大多数人的反应是,这东西太高深莫测,玩不转,太难研究;或者还有人觉得心理学非常不接地气儿,越学习越觉得脱离生活,变得神经兮兮,更加不了解自己。如果你也有这种看法,那今天推荐的这本书,一定会改变你对心理学的认知。
《心理学与生活》,这本书来自于美国。作者是来自纽约州立大学的心理学教授的理查德·格里格,以及来自美国斯坦福大学的心理学教授菲利普·津巴多。严格说起来,这是一本教材,是美国斯坦福大学多年来使用的教材,也是在美国许多大学里推广使用的经典教材,同时还被美国官方考试机构ETS推荐为GRE心理学专项考试的主要参考用书。虽然是一本教材,可是这本教科书如它的题目一样,深入生活,它把心理学理论与知识,联系在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与工作中,使得这本书成为了一般大众了解心理学与自己的非常好的读物。
此书的逻辑非常清晰,开篇描写了心理学入门的一些理论知识;接下来便是分别从行为、人际交往、微表情、职场、婚恋、消费、情绪、人格、压力与梦境这几大方面进行了心理学角度的拓展;且每个角度又进行了小章节的区分。
很多事情放在心理学层面分析,会和我们日常理解的角度颇有出入,但又十分有理。
比如在人格心理学章节中对于拖延症的解读中,作者首先说明了,每个人都有拖延症。而且我们大部分人都觉得拖延症是不利的。可事实上呢?举例来说,观察过长跑比赛的人都知道,通常到最后快到终点的时候,人们会再进行一下冲刺,而且这时候的速度比之前快了很多。如果参加过长跑比赛的人会清楚,最后的冲刺其实也早已没有了力气,但是为了能坚持到最后,通常我们都会保存一部分体力到最后作为冲刺用。从心理学角度分析,长跑最后的冲刺,事实上也是一种拖延的结果,不过这是一种积极的拖延,使你不但能有继续跑下去的信心,而且还能在最后关头帮你一把。所以,从这个角度说,拖延不是我们想象的总是带来危害,如果将潜能拖延到关键时刻用,说不定也能收获更好的效果。不过困难的地方在于我们大多数人并不知道什么时候是关键时刻,所以还是尽量不要拖延的好。不过这个角度的心理学,却让我们恍然大悟,开阔了视野,也更加的理解生活,了解自我。
每天了解一点心理学,每天阅读几页文字,生活会变得越来越轻松,更多精彩,欢迎大家阅读今天推荐的书籍《心理学与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