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乔平
每一个人都想让自己过得更好,大到想找个好工作,想建立一个幸福家庭,想拥有一个健康的体魄;小到想要个好身材、想有一张会说话的巧嘴、想要一张漂亮的脸蛋。可是,现实生活中,人们总是不如意者十有八九。
遇到不如意该怎么办?乐观者说:继续努力,好好学习,考个好大学,找个好工作;实在不行上个学习班,学点技能,养家糊口也不赖。但也有不少在挫折面前举手投降,一蹶不振的悲观者;更有为了实现改变而不择手段,犯罪作恶的亡命之徒。这些都是现实生活中的客观存在的现象。
那么,从心理学的角度是怎么理解和解释这些现象的呢?《自卑和超越》这本书对这些问题做了很好地解读。书中作者通过深入剖析与研究每个人从小的经历和心理活动,从自卑情结入手,分析了产生自卑的原因,给出了克服自卑心理,并化自卑为动力,不断超越自己,追求优越,实现个人与社会和谐发展的有效途径。
《自卑与超越》的作者阿尔弗雷德·阿德勒,是奥地利的精神病学家,维也纳医学博士,他与弗洛伊德、荣格并称为20世纪三大心理学家。阿德勒一生阅历丰富,磨难颇多,幼年时患上了佝偻病,身体矮小,5岁时得了一场肺炎险些丧命,不幸的童年使他在兄弟和朋友们面前常感到自卑。这本《自卑与超越》是他对自身及社会心理学研究的总结与升华,是现代社会个体心理学必读经典。
01 你承认自己有自卑情结吗?
我们通常说某个人有些自卑,是指这个人因觉得自己在某些方面比不上别人,而轻视自己,是一种不能自助和软弱的复杂情感。如身材矮小、体态肥胖、说话结巴、出身平庸、不聪明、不漂亮等等,都可以让一个人有自卑感。
这本书中所说的自卑情结,超出了我们通常所说的自卑感。阿德勒认为:当一个人面对一个他无法解决的问题时,表现出的无所适从,就是自卑情结作怪。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愤怒、眼泪、道歉、犹豫、掩饰、推脱都有可能是自卑的表现。
事实上,我们身边看似很成功很强大的人,都不同程度拥有自卑情结。中央电视台著名节目主持人白岩松,年轻时曾非常自卑。他从一个北方小镇考进了首都的大学,上学的第一天,本来很忐忑的他听到邻桌的女同学问了一句:“你从哪里来?”很正常的一句问话让他整整一个学期都不敢跟女同学说话,因为在他的逻辑里,出生于小城,就意味着没见过世面,而这个问题正是他最忌讳的。
法国伟大的思想家卢梭,曾因为自己是孤儿,从小流落街头而自卑;法国第一帝国皇帝拿破仑曾为自己的身材矮小和家庭贫困而自卑;歌后王菲居然内心也有自卑,她说自己不聪明,18岁时勉强考上福建一所并不出名的大学,又没有去上,到现在也没有一个正经学历;她觉得自己没有毅力,减肥通常不超过一周就要打退堂鼓,明知抽烟不好,却总也戒不掉。
作者反复强调:人的自卑是与生俱来的,每个人一生中或多或少都会有自卑情结,也正是因为自卑,才促使人们对自身的认知,加快对自身缺点的弥补,对自身的成长反而是有进步意义的。所以,我们说自卑并不可怕,只要能客观地认识它,超越没有问题。
02 自卑情结是怎么来的?
作者认为人的自卑情结是与生俱来的。但是,并不是每个人一生下来就被平均分配了一些自卑。为什么有的人自卑多一些?而有的人却少一些呢?每一个小孩子都是伴随着真诚的哭声来到这个世界的,只是因为经历了不同的早期记忆,经历了不同的家庭和学校环境,渐渐染上了别样的色彩,一路走来的各种体会和验证,也就使一个人走向自卑还是乐观的道路渐渐明晰了。
第一,是早期的记忆对自卑心理的影响。阿德勒认为:一个人在五岁之前,是人格形成的关键期,这段时间的记忆或说是人们对于这段记忆的描述,可以反应出他生活态度的雏形,这也正验证了中国那句“三岁看小,七岁看老”的古话。研究表明,小时候遭遇的身体缺陷、被宠爱或被忽视是构成自卑情结的最重要的三个早期记忆原因。
天生的身体缺陷,会让一个孩子从小经受生理和心理的苦楚,他会不自觉地陷入对自身缺陷的过度关注中,从而忽视自身拥有的其他与常人无异,甚至优于常人的地方。在溺爱中长大的孩子,长大后可能会成为表面温文尔雅,内心却是千方百计去出人头地的人,他们不懂得与人平等协作,努力和强势的背后是自私和自卑。与被溺爱相反,从小被忽视的孩子,无从得知爱与合作为何物,他们总会高估困难的程度,同时低估自己获得他人帮助与善意的能力,自卑情结显而易见。
第二,是家庭环境对孩子自卑心理的影响。一个家庭的人有着共同的生活习惯,饮食起居、待人接物都有自己的习惯和方式,通常来说,同一个家庭出来的人,都会有差不多的行为习惯和讲话方式。
父母之间讲话大声且两三句就恼怒,孩子就容易没有耐心;父母关系不和睦,孩子没有温馨感,容易产生不安、戒备和叛逆情绪;家庭条件不好,父母经常给孩子哭穷,在激励孩子上进的同时,也容易使孩子丧失自尊,产生自卑感;父母对孩子的要求过度严格,沉重的压力让孩子负担不起时,会觉得再努力都达不到爸爸妈妈的要求,从而丢失前进的动力,产生严重的自卑感。
第三,是学校教育对孩子自卑感的影响。如今,我们对学校教育的重视和依赖程度越来越强。家长满怀期望,老师虎视眈眈,给一脸懵懂的孩子肩负了好好学习、取得好成绩、考上好大学的重任。要么是针对表面现象的严厉的惩罚,罚站、罚抄课文、罚做卫生,甚至罚款;要么是治标不治本的鼓励,让孩子失去自信,产生自卑。
更可怕的是,现如今不断强化的竞争意识持续整个学校时光,对孩子而言,着实是个不幸。每个孩子都在努力打败别人,他的目标只对自己感兴趣,不管孩子在竞争中领先还是落后,都会让他们过度关注自身而枉顾他人,形成自大、自私、自卑的人格。
03 如何击破自卑情结,实现自我超越。
每个人对于生命的意义都有着不同的理解,从一个人对生命意义的解读,可以看出这个人的人生态度,也决定了这个人一生的社会价值。
生活中有这样一类人,他的家庭生活很糟糕, 工作上也没有一技之长,身边没几个可以说得来的朋友,甚至还把与人打交道当做苦差事。他面对生活所传达的是:生存是件难事,生活中危机四伏,少有机遇。生活对我不公平,周围的人和事都跟我过不去。于是,在自卑、失望的情绪中,他的生命空间变得会越来越狭窄。
而另外一类人,他拥有亲密融洽的家庭生活,工作卓有成绩,朋友很多。那他一定是乐观的,甚至将生活看作是一项创造性的使命,认为生活中有无数的机遇,根本不会有什么闯不过的难关。
从这二类人,我们可以发现,如果一个人把自己独立起来,不与周围的人关联,不愿意为社会做出奉献,他给自己赋予的生命意义是自私的、狭隘的。如果一个人乐于关注他人,渴望成为社会大家庭一员,愿意为人类和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他给自己赋予的生命意义是博大的、开放的。
阿德勒在《自卑与超越》这本书中这样解读了生命的意义:我们每一个人,都是背负着三大问题出生的,他们分别是(1)我与地球的关系;(2)我与他人的关系;(3)我和异性的关系。这是三个不容忽视的人生枷锁,你解决这三大问题的姿势,就是对你对人生意义的解读。
关于工作,我们懂得如何在地球上找到一个赖以生存的方式或职业;关于群体,我们学会如何在社交中享受合作;关于异性,我们知道该如何经营好爱情与婚姻。一个人能不能正确解读生命的意义,是能否克服自卑心理,化自卑为动力的关键。
《自卑和超越》这本书,就像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面镜子。读书的过程,就是从上到下、从前到后全面审视自己的过程。读完这本书,可以让我们像一个旁观者一样,看清自己从小到大的心路历程,看到自己平时的内心想法和外在表现,从中发现自己在对待人生态度上的很多问题,并及时修正。
我们每个人的一生,都在努力的从卑微走向高贵,从失败走向成功,从底层走向上层,这也是贯穿人类社会发展过程的一条主线。只要认清自卑的真面目,找对走出去的方向,自卑就会作为成就卓越的源动力。甩掉自卑,轻装上阵,我们会走得更快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