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断续续写了几万字的文,大多写的都是故乡,好像从没有写过家,临近节假日,很多远在异乡的人都会踏上归途,决定好好的写一次家。其实家和故乡最大的区别就是:故乡,有我们所怀念的曾经 ,而家,有在等我们归去的人,也就是我们想见的人。 ——文/青衫故人
那是个看不见摸不着的地方,里面装满了生命的律动,像极了漆黑的夜晚,在心里盛开的一点星光。
我们为它取名为"家"。
古人常言流浪的人没有家,是我一直比较赞同的看法。世上有太多的人在流浪,于他们来说,如此温暖的地方早已成了心头最不敢想象却又难以遗忘的地域。有些东西不是不想,而是不敢想,因为一想,便能牵动万千思绪。
它总赋予我们温暖和爱意,成为最适合归途的地方。
不大了解祖辈的时代是一种怎样的生活,看得明白的是年迈的祖辈被深深地封建思想捆绑。舍不得浪费,舍不得花钱,宁愿待在偏僻的乡下,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与现时代脱轨的生活。
"从前车马邮件都很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的确,从前寄上一封信或者收到一封信的确要等好久。我的父母在那来来往往的信件里慢慢的随时间奔走,那些信件都放在他们房间的抽屉里,看了一些内容得知是在我出生时写的,透露着浓浓的思念与爱意。
那时贫穷,为柴米油盐担忧半生,有时辗转难眠,却也因枕旁睡着心上人,心安几分。
社会好转时伴随着我们的到来,曾经小小的学校里大部分都是跟着祖辈生活的孩子,也没让自己感觉到什么。后来,一步一步的远离那个叫做家的地方,似乎那里的一切成了无尽的思念和幻想。等到我离得足够远的时候,我的弟弟也开始在一步步的离开。
时代早已发达,很多人还是会在春节过后背着那杂乱无章的行囊离开,去远方寻找着各自的未来。能改变的是交通发达带来的便利,能够随时回去看看。
每个离开家的人从来都只抱着报喜不报忧的心态,就算上一秒还在崩溃大哭,在下一秒家里来电话时,却能一秒忍住,笑着说自己很好。
临近清明节,不论是打工还是求学 的人,几乎都趁着几天假往家赶。的确,在外面待的时间越来越长,对我们出发的地方就会越来越怀念。那里承载的不止是我们成长的过程,更多的是记录了逝去的时光。
也许家幸福指数并没有那么高,因为总是聚少离多,却也是因为生活所迫。每个人一步步离开的时候,眼里定是充满了泪水。
但它会一直在那里,等着每一个人到齐,组成它的名字"家"。
如果有一天,厌倦了城市的灯红酒绿和喧嚣,就回到那里,去跟着爷爷奶奶种种白菜南瓜,收收稻子采采茶。
如果有一天, 在工作中遇到了打击,就回到那里,不要犹豫,哪怕请假辞职也好,那里无论你怎样落魄都会欢迎你。
如果有一天,想家,就立马买张车票回去,切莫忘记那是我们出发的地方,那里有组成家的物质:爷爷,奶奶,爸爸,妈妈。他们会带着温暖的笑意,在村口迎接你,并对你说:"回来啦,回来就好"。
那句"回来就好",会让心柔暖得一塌糊涂。
踏上归途的人,终会等到那句"回来就好"。
文/青衫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