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然在头条上获悉贾老有新作问市,取名《暂坐》,便欲速从购,毕竟我是资深铁粉了。他的长篇小说从没让我失望过。从清单来看也只有《废都》没碰过,倒不是排斥,而是每每要准备看之前,总有其他令我更有兴致的书先一步到来。旧作的评价早已成型,不需我多言,新作形象未稳固,我自有我的看法,不易受评论影响。鉴于老书就在那,迟早回头看,久而久之便束之高阁了。
《暂坐》到手后,还未拆封,我并没提前了解其内容,以为只是告诉人们放缓脚步,喝喝茶,聊聊天,谈谈人生百态罢了。那天正直跨年前夜,因此我在朋友圈发了条说说:
卸下疲惫,暂坐下来,喝喝茶,聊聊天,看看贾老故事中的人生百态;新的一年,愿大家百事如意,牛气冲天;生活恬静如画,平凡而不失温度。
简要略览发现是好多小节组成的,以为像《自在独行》一样的散文,不免小失望。随着翻阅才知是类似于章回体小说,虽不接上文末,但叙事还是连贯的。
秉持着他一贯而独特的叙事方式——以方言入情理。那么就得以方言思维来读才更入味。
初读有一股陌生的熟悉感,陌生的是像流水账一样的平铺,熟悉的是延续了某种文风,一时半会不好说。读到第六章时才豁然开朗,原来是红楼风味啊!本书的核心定调应该是在第六章陆以可说:
咱们姊妹么,我觉得叫十钗不好,这是套用金陵十二钗,本来就俗了。何况那十二钗命运都不好。应该叫十佳人。
紧接着以贾平凹原型为背景的男主羿光说:
向其语认为称作为佳人也俗,也确实落了俗套,我建议,既然你们每个人都是佩戴了一块玉,不如就称为西京十块玉。
这种介绍方式和《红楼梦》中十二位佳人出场如出一辙。而香菱作为后来进补的第十三钗,与《暂坐》里面圣彼得堡来的伊娃一样,进补为第十一块玉。分别是:海若、伊娃、陆以可、希利水、虞本温、司一楠、应丽后、高来文、向其语、冯迎、夏自花、伊娃。不得不说,贾平凹取意很高超。每个资深的女性红迷心中都有个黛玉或宝钗,男的都会装着贾宝玉。想到这,我顿时豁然开朗起来,看来贾平凹完全是把自己当贾宝玉走进他的红梦中去了。对这个现象于个人是好是坏,咱们结尾评定!
《暂坐》这部书,我想,不光是我,他的广大读者都会感到新颖,倒不是说有红楼元素,在先前几部作品里也有看到红学的影子。新颖的是故事题材背景终于由乡土文学向城市转变。西京四十年,精神早已逐渐移嫁,不再是山村灵魂的摆渡人。这应该是质的飞跃吧。中国作家里,不乏一批人,活在灯红酒绿的钢筋混凝土的都市中,却不断深挖乡村沟壑里农民的卑微与顽劣及人性在极端环境下多么的丑陋,以显示他们对本土文化有多深层次的见解。而往往这类作品大多都能在国外获奖,呵呵呵了!
杭州有个山寺,挂着一副门联:南来北往,有多少人忙忙;爬高走低,何不停下坐坐。坐下坐甚?喝茶呀。天下便到处有了茶庄。西京撑里也就开着一家,名叫暂坐。
故事以暂坐茶庄为圆点,老板海若身边聚集了一众姐妹,她们精明能干,雍容华贵富有善念。不幸的是个个离异。共同的命运多舛,相似的年纪使她们能够走到一起。而男主人公羿光无疑成为她们当中的贾宝玉。正所谓:才子正半老,佳人已徐娘。
其实吧,书读正半,我最大的感受,不是他们的风花雪月有多精彩。而是强烈感受到圈子的价值观的重要性。身份阶层、经济水平、思想层面、个性强弱等,决定着你能融入哪个圈子和你所处圈子的高度。所谓的朋友不是一味索取,而是付出。人人都付出,人人才能收获,友谊才可稳固长久。但往往年轻人很难做到,只有到达一定年纪,生活、性情、事业稳定后,人才会去娇多朴,所处之人,所处之事,殷实无华。
羿光是大作家,省城名人,他的书法四尺十万仍高价难求,人无官架,三教九流无不触及,从不说普通话,爱打麻将,爱喝茶,爱抽烟,最爱吃街边小摊(是贾平凹本人无疑了)。他人边出现的十位女性朋友,都对他尊敬、爱戴、仰慕、关怀,私交甚好,始终处于若即若离的状态,虽常打情骂俏,却始终保持界限。故事中穿插里一些近几年发生的真实新闻事件,如:地震、马航、火灾、反腐等虽然时间有别,但用到文章里面恰到好处。社会、人文、政商、天气、事故对“暂坐”茶庄十姐妹产生一定影响。但属于她们的茶庄虽然就在闹市中,却又仿佛是一处世外桃源,和尘世中的喧嚣绝缘,她们姊妹聚在一起从来谈的都是诗情画意、风花雪月,嬉笑怒骂从无关于利益,让人很是羡慕。一座鲜活的西京人物故事就灵动的展现出来。
只是结尾有点不如意,为什么非要和《红楼梦》的结局一样呢,看完使人有强烈的空虚感。多大的遗憾啊!!!
茶庄即是大观园,即有它的独立性、神秘性,又不失高端优雅。随着贾府被抄,家道凋零,食尽鸟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真乃出家人的思想,看空一切;海若作为茶庄老板,也是众姐妹的灵魂人物,海若被神秘的叫走,茶庄最后莫名的爆炸,支撑它的大厦就该轰然倒塌了,也尽显了虚幻一空。
紧接着辛起跟随伊娃离开西京去了圣彼得堡。
茶庄不再茶庄,花落人亡两不知,一切终归于静。
依稀记得《自在独行》某篇散文里他说过茶瘾怎样来的。小气的同事给他喝了一次茶叶,那是他第一次喝茶,他知道这人会惦记这茬事,于是狠心花半个月工资买了二两好茶分给那位同事些许,不想让这人在背后嚼自己,却不曾想,因此喜欢上了喝茶,茶瘾也越来越大。因为喜欢喝茶,才会经常去他楼下的茶庄,才有了后来创作《暂坐》的源泉。
也许会如贾平凹自己所说:《暂坐》可能是最后一部长篇小说了吧。
七十从心所欲。也许这部作品里你能看到贾老对自己的过往,无论对错,都有着从容的态度面对。虽然都是些破烦琐碎的小事,却也见真酌。视野决定器量,器量即是浑厚质朴,器量大了怎么着都从容。
结尾我未评读后感,而是用三句话形容这位文学巨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