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乐斋杂集 历代有名情爱典故系列之二四:侯门似海
【简介】本典出自唐•范摅《云溪友议》卷上。相传:唐代诗人崔郊和他姑姑的婢女暗地里深深相爱,后来他姑姑因贫困将这个婢女卖给了一个大官人。由于这个婢女颇有姿色,故亦深得此官人的厚爱,深锁府中、不准出府,从此崔郊和这个婢女再也见不上面了。有年食节这个婢女回家,在路上遇到了崔郊,两情相见,情不自禁、相互痛哭。临别时,崔郊赠送了她一首诗,其中有句云:“侯门一入深似海,从此萧郎是路人。”诗中以大海之深比喻大官人的深宅大院,说明心爱之人一入大官人的深宅大院,如同进入了大海之中难以见上一面,表白了自己难以见上心爱之人以及心爱之人被人夺去因而失去爱情的无限痛苦的心情。后来此大官人见了崔郊的这首诗后,了知她们相爱的情况后,深受感动,便将此婢女送还给了崔郊。
这个故事及崔郊的这首诗后世广为流传,并作为典故在诗文中广泛引用,如诗文中常见的“侯门似海”、“侯门深”、“门如海”、“侯门一入”等用典形式均本此诗句而来,诗文中引用,多用来比喻官宦人家的深宅大院而门禁森严、外人无法了解里面的情况或无法进入,但多用来比喻官宦人家的女子或女子一旦进入官宦人家后外人无法求之的比喻,或直接引用“侯门一入深似海,从此萧郎是路人”句入诗文丶或化此其诗句如“侯门深入,陌路萧郎”来比喻女子一旦进入大官人家后因爱其荣华富贵便忘了旧好,以“从此萧郎是路人”、“萧郎付路人”等用典形式来比喻情人或好友彼此分离后相见竟象过路的陌生人一样不相识了,多指男子失恋后不被曾相爱过的女子所理采。
【出典】《云溪友议》卷上:“又有崔秀才者,寓居于汉上,蕴积文艺,而物产馨悬。①无何,与姑婢通,每有阮咸之从。②其婢端丽,饶彼音律之能,汉南之最也。③姑贫,鬻婢于连帅。④连帅受之,以类无双,给钱四十万,眄弥深。⑤郊思慕无已,即强亲附署,愿一见焉。⑥其婢因寒食来从事家,值郊立于柳阴,马上连泣,誓若山河。⑦崔生赠之以诗曰:‘公子王孙逐后尘,绿珠垂泪滴罗巾。⑧侯门一入深似海,从此萧郎是路人’。⑨或有嫉郊者,写诗于座。公睹诗,令召内装生。左右莫之测也。郊则忧悔而已,无处潜遁也。⑩及见郊,握手曰:‘侯门一入深似海,从此萧郎是路人’,便是公制也?四百千,小哉!何靳一书,不早相示。”遂命婢同归。”
注:
①崔秀才:康按:《太平广记》卷一七七引《云溪友议》此条(题作《于頔》)作“又有崔郊秀才者寓于汉上。”此当脱一“郊”字,当据此补上。崔郊,唐代有名的诗人。汉水:指汉水之上。汉水。是今湖北省最大的水流,入长江。馨悬:用尽,用完。馨,器中空而无物。
②无何:没办法。通:通奸。指男女不正当的结合。阮咸:字仲容,晋人,与叔父阮籍并为“竹林七贤”中成员之一,《晋书》有传。:
③端丽:端正美丽。饶彼音律:指精通音乐。
④鬻:卖。连帅:地主上的最高军政长官。康按:《太平广记》卷一七七引《云溪友议》此条,此连帅称于頔。于頔,唐朝大臣,字允元,洛阳即今河南洛阳市人,贞元14年任襄阳刺史,后遂渐发展成为汉南重要的割据势力。
⑤以类无双:天下再没有和她能比美的美女了。眄弥深:指非常宠爱。
⑥强亲附署:坚决要求在连帅府中做事。
⑦值郊:指遇上崔郊。值:碰上,遇上。誓若山河:即两人爱情上的海誓山盟。
⑧绿珠:参见“绿珠坠楼”一文。
⑨侯门:此指连帅的深宅大院。深似海:像大海一样深广。萧郎:情郎。参见“萧史弄玉”卷:路人:指彼此无相关或不相识的行路之人。汉•应劭《风俗通•〈愆礼•公车征士豫章徐孺子〉》:“如何儵忽,甚于路人?”晋•陶潜《赠长沙公》诗序:“昭穆即远,以为路人。”
⑩潜遁:逃跑、躲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