卸掉重负,轻装上路(部分节选)
历史上,很多得道禅师为了追求更高的境界而放下了一切,丰子恺在谈到佛教大师出家时就作了如下分析:
“我以为人的生活可以分为三层:一是物质生活,二是精神生活,三是灵魂生活。物质生活就是衣食,精神生活就是学术文艺,灵魂生活就是宗教,人生就是这样一座三层楼。”
“懒得(或无力)走楼梯的,就住在第一层,即把物质生活弄得很好,锦衣玉食、尊荣富贵、孝子慈孙,这样就满足了,这也是一种人生观。抱这样的人生观的人在世间占大多数。其次,高兴(或有力)走楼梯的,就爬上二层楼去玩玩,或者久居在这里,这就是专心学术文艺的人。这样的人在世间也很多,即所谓知识分子、学者、艺术家。”
“还有一种人,‘人生欲’很强,脚力大,对二层楼还不满足,就再走楼梯,爬上三层楼去。这类人做人很认真,满足了物质欲还不够,满足了精神欲还不够,必须探求人生的究竟;他们以为财产子孙都是身外之物,学术文艺都是暂时的美景,连自己的身体都是虚幻的存在;他们不肯做本能的奴隶,必须追究灵魂的来源、宇宙的根本,这些才能满足他们的‘人生欲’。”
为了探知生命的究竟、登上灵魂生活的层楼,把财产子孙都当作身外物,轻轻放下,轻装前行,这是一种气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