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迪伦迎着漆黑爬出隧道走向丝丝光明,隧道左侧山坡上坐着一个十多岁的男孩,仿佛在等待某个人的到来;当她被担架抬出隧道,崔斯坦坐在隧道的左侧。嗨,原来你在这里;是的,我在这里。
如果我真的存在,也是因为你需要我 ——《摆渡人》
看完这本书,唯一有印象的是细节的丰富与细腻,对故事本身反而没有太多感觉,并没有觉得新颖。每个人都有一个灵魂,记载了我们的一切,我们经历的每一件事、记忆中的每一个画面、每一次欢笑、每一次流泪他都知道,他一直在我们内心深处,默默地看着我们的一切东西。每个人都是自己的摆渡人,因为真正陪伴自己的,只有自己。
崔斯坦,是摆渡人,就像一个负责把一个个东西从A点运送到B点的机器人,只不过他运送的比较特殊,是灵魂。在遇到迪伦之前,他从没怀疑过周围的一切,或许已经习惯甚至是厌倦了,连对环境的知觉都没有了,只需要按部就班就好。
迪伦,生活在缺爱的环境中,在现实世界中,总是有重重的不满意,当两颗孤独的灵魂在一个特殊的世界相遇,短暂的相遇本应该是幸运但残酷的,作者向我们展示了爱的力量,也许这就是封面上所说的治愈。
在那个世界,一辈子很短,也就穿越荒原的那几天,从第一天开始,他们就需要一起去面对未来的一切可能性,好像一对夫妻;当崔斯坦全力保护着迪伦时,没感受过父爱的迪伦一点点动心,有人疼、有人爱的滋味包围了她;同样的,当崔斯坦感受到迪伦对他的关心、在乎,知道自己对她的重要性,他也开始明白,原来还有一些不一样的东西存在。于是,他们才真正开始走到一起。
历尽千辛万苦,终于到了分界线,崔斯坦紧紧抱着迪伦,在他心里其实是告别,因为他知道自己是无法穿过去的,况且他知道自己是不应该和灵魂发生感情的,因为规则不允许这么做。他只能看着迪伦穿越那条线,然后一点点消失。而自己,只能一点点遗忘掉那些记忆。
穿越后的迪伦,选择了看崔斯坦的资料,来到所谓的天堂,她并不认为这个地方有什么好留恋的,最终还是推开那扇门,比自己想象的容易,回了荒原。
每次遇险,迪伦内心都会响起崔斯坦的声音,仿佛他就在自己眼前,那个声音能给自己力量,克服一切困难。最终,他们再次相遇了。但是,他们是不能一直在荒原待下去的,要想长久在一起,就只能回到回到过去,借助自己的身体回到现实世界,崔斯坦一直很忐忑,因为他一直不确定自己是否应该这么做。当迪伦被担架抬出隧道,看到隧道左侧坐着一个十多岁的男孩,浅茶色的头发,正注视着她,她笑了。
美国著名的哲学家Will Durant在他晚年的著作《落叶》中曾经这样写道:我们出卖了我们文明里最珍贵的东西,也就是一个男人对一个女人的忠实爱情,而这么做就为了换回孤寂的安全感,胆小鬼则是在金钱中寻找安全。如果年轻人聪明绝顶,就会珍惜爱情,视爱情高于一切,并维持的清白的身体和灵魂,等待爱情的到来。但生命的悲剧在于,他只会在偷走我们的青春之际才赐予我们智慧。
说什么王权富贵,怕什么戒律清规。爱从来没有应不应该,只有真心与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