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人际交往·教孩子与人相处的智慧
倾听的艺术
“倾听”是一种非常好的教育方式,因为倾听就表示对孩子的尊重、关心,这也促使孩子去认识自己。如果孩子感到他能自由地对任何事物提出自己的意见,而他的认识又没有受到轻视,这样可以促使他毫无顾虑地发表自己的意见。
我认为,一个再聪明的孩子,如果不懂得如何与人交往,也只能是一个与外界格格不入的神童。这种孩子在将来也不可能有所作为,即使他是所谓的神童,也做不出什么真正的大事来。因为一个人如果仅懂得一些知识,而不懂得与人相处,他的潜能根本无法施展出来。果真如此,即便才高,也只是个纯粹的书呆子。
教育卡尔,我注重教他学会怎样与他人相处。为了使他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广交朋友,我对他说他要做到以下几点:友爱、协作、大方、开朗、公道、礼貌、自尊、责任心、组织能力等等,目的是让他以此作为与他人相处的准则,让他以适当的方式与别人交往。
善于交往的人做事一般会比较顺利,反之,就会处处碰壁,以至于什么事都做不成。而且,善于与别人沟通的人永远是快乐的人,不能很好地与人相处的人则会孤单与不幸。
有一天,一位朋友向我说起他家里的事:“我们有时候会出现wen'ti,但又不愿意将真实的情况讲出来。部分原因是害怕,部分原因是觉得丢脸。大家都是这样,包括我和妻子,以及我们的孩子。”
我告诉他:“如果大家想真诚地交流一次,建议你们开一次家庭会议,会议上允许每个人都可以自由发表自己的意见。”
朋友听了我的话,他们每人买了笔记本,在上面记下所有人对自己做的错事。他们规定一个时间开家庭会议,每次会议结束时选出一个新的负责人,由他来安排所有的事情。
后来朋友告诉我,自从有了家庭会议后,家里的气氛好很多了。每一次会议他们都像过节一样,大家欢聚一堂。开始时,他们彼此之间还有所顾虑,有很多矛盾。到了后来,大家开诚布公,畅所欲言,渐渐地那些矛盾在不知不觉中消失了。
以前,孩子们不敢与他多说话,妻子也有些怕他,他自己也感到很别扭。现在,孩子们逐渐地向父母袒露了他们的情感要求。他们希望父母晚上能陪他们玩一会儿,父母毫不犹豫地答应了,同时也对孩子们提出了要求,要孩子们能够做到及时上楼、及时吃饭和洗澡。他们一家人都很称赞这种交流方式,它使父母与孩子可以畅所欲言,这样作出的觉得大家也乐于执行。据说,他们这样做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并且,我的这位朋友和妻子的感情也恢复到了新婚时那样和谐。
这种做法被我称之为自助式家庭教育。我认为家庭生活难免会使家人之间产生心理障碍与隔阂,但家庭也同时具备一种积极的力量,应该充分地利用它来解决所遇到的问题。比如,母亲要做繁杂琐碎的家务,而孩子的不整洁更增添了她的负担;父亲忙碌了一天,回到家孩子们还任性淘气、吵吵闹闹。这时,父母也许会容忍下去,但这种做法不但不利于孩子的教育,还会让父母感觉到压抑,他们会感觉到整个世界都在与他们作对。如果是火冒三丈,大声责骂又怎么样呢?这也不是明智的,而且与孩子之间会产生情感上的裂痕。
如果父母采取一种积极解决问题的态度和方法,让全家人都坐下来,在家庭会议上和谐融洽的氛围中,就会收到较为满意的效果。
积极的沟通不仅是父母与孩子之间的对话,还是家庭教育的重要途径,它本身也是一种教育。受父母言谈处事的影响,面对着一定的处境时,他们能主动自信地去面对,能够从容理智地去解决问题。
我从卡尔三岁起就让他加入类似于家庭会议这样的话题,让他和我及他母亲、佣人一起讨论问题,尽管那时他还不能完全弄明白,但他已经意识到发生了什么事,相互间怎样交谈,解决一个问题需要具有什么样的能力。
家庭会议的方式涉及家庭教育中很多具体而重要的细节,而这些可能是被教育的双方忽略了的。如果母亲表示,孩子若能帮她洗衣服,她会很高兴,而这些也正是孩子乐意的,这样做就有助于父母更深入地了解孩子。这种深入的了解会让孩子对父母有种信任感,也更乐意接受父母的教育。
我在教育卡尔的过程中,渐渐掌握了一些与孩子沟通的经验,其中有一个被我称之为“倾听的艺术”。
我和妻子每天在卡尔入睡以前,都要留一段时间听孩子讲今天发生了哪些事情,在这个过程中,很多时候儿子也会对一些事情作出自己的评价,比如那些事情做得好,那些事情做得不好。在这个过程中他逐渐习惯并学会反省自己,而我们也会对儿子的个性、待人处事方式有了更清楚的了解。我认为,做父母的只希望孩子对自己敞开心扉,希望孩子有什么事都跟自己商量,征求自己的意见。但父母应该首先营造真心倾听的氛围,赢得孩子感情上的信任,才能与孩子无拘无束地交流。
在于儿子的交流中,我会理解儿子真实的感觉,但这种理解并不意味着一切都要由着他。对他不正确的想法,我会给予及时的指导,并给他讲清楚道理。
有一天,卡尔对我讲他不喜欢我们的邻居布劳恩夫人。我问他为什么,他说布劳恩夫人很少笑,一点也不亲切。
我对他说:“你不喜欢布劳恩夫人是因为她看上去不亲切,很少笑。可是另外的一些事情你也许不了解,布劳恩夫人的心很好,如果你对她友好,她会很高兴的。你们也会相处得很好的。”
晚餐对我们来说,是一个最美好、最重要的时刻。我们时常在餐桌上讨论家庭问题。每当这个时候,我都不允许任何人来打断我们。家里的每一个人都有机会讲出自己的想法。我发现,利用这种时刻与儿子进行沟通交流效果确实与平时不太一样。卡尔此时谈论的事情也最能引起我们的注意,他自己也会有一种受到尊重的满足感。
我有时还会专门选择一定的时间与儿子聚在一起,我们一起去田野,一起去树林中野炊,共同分享彼此的情感。在这样轻松愉快的过程中,我和儿子的谈心就变得非常自然舒畅。
我认为“倾听”是非常好的一种教育方式,因为倾听就表示了对孩子的尊敬、关心,这也促使孩子去认识自己。如果孩子感到能自由地对任何事情提出自己的意见,而他的认识又没有受到轻视,这样可以让他毫无顾虑地发表自己的意见。先是在家里,然后在学校里,将来在工作上、社会上也能自信勇敢地正视和处理各种事情。
我认为沟通是一门艺术,有关的时间、地点、环境和方式都要考虑到,比如说孩子有时候希望在心理和情感上保留一些自己的空间或是他情感波动很大,非常需要安慰,而不是想提问,这时候,我会拥抱,抚摸孩子,传给他沉默而温暖的信号。有时候,对于某些我觉得不便用口头表露的情感,我会把要表达的意思用书面的形式,写在纸条上,这样既显得有分量,也表明了我们对这个事情的重视。
我想尽一切办法让孩子与我们有良好的沟通,这不仅加深我们对儿子的了解和感情,也教会儿子怎样与他人沟通,以培养儿子与他人交往的能力。
家庭中理解的力量
当孩子能够参与讨论家里的通常看起来是成年人的问题时,他们才能够更好的理解父母,而父母一方面可以调动孩子的主动性,使他们能够清楚地认识自己的才干,另一方面可以得到有效的反馈信息,以便对自己的教育方式及时调整。
许多家庭问题的发生,如家庭成员之间情感的疏离和冷漠、孩子性格心理上的缺陷等等,都与家庭沟通有关,一些问题的发生往往是家庭成员之间缺乏良好的沟通。
比如孩子撒谎,很多时候就是因为他感受到与父母处于不平等的地位。直觉告诉他们,父母不愿意与他探讨有些事情该如何对待,不愿意理解他们做的某些事,对他们所犯的错误却总是严厉地指责,所以他们就选择不说真话。
我认为,成功的家庭沟通,应该注意以下几个因素:理解、关怀、接纳、依赖和尊重。理解要求父母孩子都能够设身处地地为对方着想;关怀不但存在于内心,更要切实付诸行动;接纳要求考虑到每个人的个性,懂得欣赏每个人身上的优点;依赖是要做到既信任别人也信任自己;而尊重是指尊重他人特别是孩子的权利,尊重他们的意见和选择。
要建立一种积极健康的家庭沟通交流关系,应该改变这样一个事实:父母总是充当决策者,而孩子之内被动地接受。父母在家庭教育中应该懂得角色交换,让每一个家庭成员都可以对他自己的愿望给予积极地辩解。当孩子能够参与讨论家里的通常看起来是成年人的问题时,他们才能够更好的理解父母,而父母一方面可以调动孩子的主动性,使他们能够清楚地认识自己的才干,另一方面可以得到有效的反馈信息,以便对自己的教育方式及时调整。
我弟弟的孩子威尔纳曾来我家住了一段时间,他比卡尔小一岁。威尔纳非常可爱,我们都很喜欢他。当他住在我们家,我们都尽力让他觉得自在,所以卡尔的母亲对威尔纳很疼爱。这样一来,卡尔就觉得母亲的爱都转移到了威尔纳身上。
在一段时间里卡尔认定,在他和弟弟威尔纳的争执中,母亲总是偏袒威尔纳。这是孩子很容易产生的情绪,认为父母亲的关怀被弟弟分享而产生了不平衡心理。卡尔的母亲则希望卡尔在于威尔纳的相处中学会调整自己的心态和举止,消除对别人的敌意,学会照顾别人,以后才能处理好与别人交往的问题。
面对卡尔的气恼,母亲并没有直接训斥他:“为什么要跟比自己小的弟弟过不去?”而是郑重地对两个孩子说:“我给你们提个建议,以后你们自己要好好相处,我不干涉你们,你们已经是有理智的小孩了。卡尔,你是不会伤害弟弟的,对吗?如果你们俩还不能团结,再来找我好了。”这样,卡尔母亲就把一个关心、照顾的角色交给儿子了。在这以后,卡尔和弟弟威尔纳的之间的关系更加亲密。母亲的提醒使卡尔意识到自己的责任,感受到自己的这家里负责任的一员,从而变得渐渐成熟起来,在这以后,卡尔对弟弟威尔纳百般照顾,除了陪他玩还教他读书,并给他讲有趣的故事。
有点时候我们看到了卡尔存在的问题,希望他可以主动地认识到,并真心地纠正,于是便让他自己决策,我问他:“现在有这样的麻烦,我们应该怎么办?“这样的做法更利于建立我和儿子之间的感情,也有利于增进双方的相互理解,问题就能很好地解决。
有一次,卡尔和弟弟威尔纳商量好 到田野中去玩。我同意了, 但要求他们必须傍晚之前回来。可是他们可能玩得太尽心,天黑之后才回到家。对于他们没能在规定时间内准时回来的事,我当时并没有说什么。等他们再次提出类似的要求时,我对卡尔说:“有件事我和你的母亲很担忧,就是约定好的时间里你们没有回来。那天我们都很着急不知道究竟发生了什么事,你母亲都快要急哭了,你看应该怎么办呢?”由于孩子亲自参与决定问题,所以他会很自觉地按照要求去做。后来,卡尔再也没有发生不守时的事,我认为,通过对一个问题的共同协商,父母最好让孩子明白的是“理解、信任、承诺、准时”等观念的重要性。通过协商的方式,容易让孩子站在他人的角度去思考,也最容易让孩子养成理解他人的习惯。如果面对上述的那种情况,我没有采取协商的方式,而只是斥责,那么儿子就不会真正地理解父母的一番苦心,甚至还会朝相反的方向发展,变得越来越不听父母的话。
在一次家庭会议上,我们全家讨论了卡尔的一个设想,他计划在一个周末能有一次野炊,他想尝试发挥以往由我发挥的职能。他选定了野炊的地方,宣布出发的时间,并且对准备的食品提出了建议。我和卡尔母亲有时加入表决,以推动计划的进一步展开,大家还不断地在日记本上记下了些什么。现在,我们的家庭会议已经就庆祝节日、赠送礼品、请客、游玩等活动进行安排,这已经成为联系全家人的情感和生活的纽带。在家庭会议中,我们对儿子的想法有时也会提出异议,但我们不急于提出批评,而是以某种巧妙的方式,让他自己做出正确的决定。
我认为,沟通和理解是最重要的。家庭中对沟通技能、方法的掌握与学习,与孩子未来社会适应能力的高低紧密相连。如果一个孩子从小在家庭中学会了与家庭成员之间的沟通技巧,当他走入社会时,他也能很好地与他人沟通。
更重要的是,与他人沟通是建立在理解的基础上的。如果没有人与人之间的相互理解,那么每个人固执地从自己的角度出发,,认为自己永远都是对而别人总是错误的。也不可能发现别人的长处,那么他与人沟通也无从谈起。如果孩子长大成人之后,不能理解他人,不能与他人达成良好的合作关系,那么即使他是一个能力很强的人,也不能顺利的做好每件事,只会为自己设下许多障碍。所以我认为,能够理解他人是与人交往的基本素质。只有这样,孩子才有可能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
第六章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