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为人际关系苦恼过。我们也许有一个美好的开端,但交往越深入,挑战也越严峻。曾经我们总是有说不完的话,如今我们都没有勇气开口,因为越说越糟糕。当交谈变得痛苦的时候,我们想要避免痛苦。所以我们绞尽脑汁:我们刻意回避他人,以避免跟他们说话。我们跟对方说话,但竭力绕开敏感话题。我们抨击对方,指责他们有问题,需要改一改。我们心存戒备。我们越来越冷淡。我们放弃了。我们吃饼干。(至少这样我们感觉好点,对吧?)
那么,谈话是怎样开始变得艰难的呢?
一个初生的婴儿不会天生具备沟通能力,她通过观察周围的人,模仿他们的交流方式。爸爸妈妈跟她说话的时候,做出夸张的表情,孩子就会模仿他们(这种尴尬搞笑的影像总是社交媒体上的好素材)。爸爸妈妈把眼睛瞪得圆圆的,她也瞪大眼睛做回应;爸爸妈妈对她笑,她也学着对爸爸妈妈笑。孩子不断地收集“交流工具”以便用于最基本的交流。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会不断地观察周围的人,看别人是怎样交流的。不管这些人水准如何,他们做的对还是错,他们的沟通方式都具备传染性:看到人们发火、互相吼叫,孩子就把这个方法添加进自己的“交流工具箱”。看到人们在难听的话面前会退缩和逃避,他就知道了遇上了难听的话还是躲着比较好。看到人们只顾捧着手机,不搭理别人,他就以为当玩手机更有意思的时候,是可以忽略别人的。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人越长大,生活越复杂,烦恼也越来越多。当孩子试图和别人交流、建立关系的时候,他所能用到的方法都是以往在成长过程中观察和学习到的。这些沟通方式,有的好一点儿,有的差一点儿,但这些就是他会的全部了。当他遇到沟通水平同样有限的人时,每一种关系都会成为独一无二的挑战。我们只会运用自己储备的交流技巧,哪怕我们的“工具箱”并不完备。
所以,当人际关系出现问题的时候,大部分人并没有充分有效的方式去应对。我们都不喜欢痛苦,但却苦于找不到合适的“工具”。而且我们常常不会积极寻找解决方式,而是选择忽略问题,寄希望于问题自己解决自己。
人究竟怎样才能获得进步和成功?要交流。如果我们在交流中没有正确的工具可以运用,那么我们会束手束脚,终究到不了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