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气温降得厉害,天冷了,我不想动。要是可能的话,我都想冬眠了。
天冷了,感觉自己是片铁块,电炉、被窝是磁石。一旦接近火炉或进入被窝,我就会被黏住。
要是下一场雪就好,虽然我不再去打雪仗、堆雪人,但银装素裹的景象还是会给我以视觉与心理上美的感受。可这几天就这样干冷着,不见一点下雪的迹象,我已经有多年未见扎扎实实下一场雪了。
天冷了,我不想动,但还得动。我虽然不再年轻,但还不到七老八十的年龄,该做的事还要做,该跑的地方还要跑。中年人还是要有中年人的样子,否则提前进入老年期了。
中年人,于公而言,有一定精力、一定经验、一定能力、一定阅历,还能够承担一些工作;中年人,于私而言,上有老下有小,正是挑起家中大梁的时候。年轻时我曾经奋斗过,中年了我会依然努力。
天冷了,烤一下火,有一种温暖感,也很正常。但不能过度依赖火炉,否则人就趋向疲软。保持适度的运动,还是有利身心。
运动分为身体与思想,身体活动可以增进健康,增强御寒能力。昨晚与同学晚上只在球场上打了半个小时的篮球,感觉身上暖和多了。办公室桌椅上摆放的几本书,因为杂务缠身,有一个星期都没有翻动了。这些书,每一本书都是我精心挑选,或自己购买或托付他人购买。临近年底,我事物繁忙,已经差不多有一个星期没有翻过,那些书已近乎是一种摆设了。
果果老师给我买的《史铁生散文选集》昨天已到。但我只是打开包装,在扉页上写了“某某某”藏书以及日期后,就放在办公桌上。
今天适逢周六,早饭后我到办公室,开始阅读这本我早就想买的书。
作家史铁生我早闻其名,但所读作品不多。听别人怎么评价一个作家是一回事,自己阅读作家的作品又是一回事。了解一位作家,还真要读他的作品,否则会是鹦鹉学舌、人云亦云、道听途说。
冬天我不是怕冷么?不是不想动么?要是史铁生先生生前有我这双腿多好。我虽没长着一双运动员的腿,但还能正常行走、适当运动。史先生要是有我这双腿,他的“职业”就不会是住院,他也就不会靠在病床上,透过窗户,眼光久久地放在草坪上修养、行走的病人身上。
天冷了,人们离不开空调、暖气、火炉……这些取暖设备的确能驱赶人身体上的寒冷。其实啊,人们的精神上也需要“火炉”,作家史铁生本人及其作品,与我而言,就是精神上的“火炉”。
附言:多上传了一张照片,我不会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