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变思维迈出改变自我的第一步

“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这是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并序》中的一句,对于我个人来说也是我最喜欢的一句,这句话大概意思是认识到过去的错误已经不可挽回,但是未来的事还来得及补救。走入了迷途大概还不远,觉悟到今天的做法才是正确的而昨天的做法是错误的。

人们总是有一种“惯性”的思维,一个不好的事情一旦已经发生或者成了既定事实,人们有时候想到的并不是立刻纠正补救,而是将错就错,听之任之,随波逐流。更具体一点来讲,大概就是人们更习惯待在独属于自己的“舒适圈”,按照自己之前的行为习惯,思想经验进行活动。因为这样更加的安逸,因为做出改变是痛苦的,是要付出大量时间精力,是成本巨大的,是有风险的,所以人们更愿意的待在舒适圈。但是后果也很明显,世界是一个变化着的世界,我们的生活每一分每一秒都在发生着变化,世界上也不存在这完美的一成不变的真理,如果我们故步自封、裹足不前,失去了锐意进取的精神,那我们将会止步不前,最终将会落后于时代的发展。所以我们需要及时的做出改变,让我们能够更好的向上发展。

很多人一旦发现问题总是将原因归咎于他人或是外部因素,认为自己的失败全部都是外来因素的影响,与自己毫无关系。弗洛伊德式的心理学讲究归因论,这也是我们很多人的一个思维模式。例如一个罪犯,为什么会从一个正常的人一步步堕入黑暗的深渊,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呢?我们大多数的思维模式往往会对这个人的过往经历进行全面的分析,比如他有一个不幸的家庭,悲惨的童年经历,恶劣的生存环境一步步的让这个人最终走上了不归路。这是我们大多数人所认可的一种思维模式,但是这种思维模式也有一个问题就是,很容易把思考的重心放在外部因素上,而忽略了自身。我们会利用这种思维模式很容易的就给自己找到一个合适的理由,好让我们能够心安理得的待在独属于自己的舒适圈中。比如,一个人性格内向不擅长与人沟通交流,那么他就可以对自己分析,自己从小到大就很少与人交往,家庭环境学校环境,对他而言都是封闭的,也没有什么朋友。那么他就可以认为就是因为自己性格内向,从小到大环境使然,所以他就是一个不擅言谈,不擅长沟通的人,这是一个无法改变的既定事实。然后他就可以堂而皇之的以此为借口,躲在不用与人沟通交流的独属于自己的舒适圈中,心安理得的逃避掉了与人交际的问题。然而事实真的是这样的吗?或许是,但是这真的是不可改变的吗?

如果我们将自身的问题一味地归咎于外部原因,那我们就真的很难做出改变,很难让我们成长。那么我们要想跳出舒适圈那么该怎么做呢?大道至简,这就又回到开头的陶渊明的那句话“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过去的错误已经是不可挽回的了,那我们不应该再过分的纠结于过去,而是要放眼未来,从当下开始改变,从现在做起,只要我们能够及时醒悟,在错误的道路上我们就还未走远,一切都还来得及改变。我们需要的就是跨出改变自我的决心与勇气。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