漓江出版社周汝昌校订批点本《石头记》有别于通行本的体例,该本《红楼梦》将凡例从第一回独立出来。通读凡例和第一回,我们可以把握《红楼梦》的大量信息,找到解读《红楼梦》的六把密钥。
不同的标题反映本书内容的不同侧面。把这些标题串联起来,即:以石头的视角,主要记叙了金陵十二女子的悲欢离合,告诫世人勿妄动风月之情也。
人生世事,由色生情,自色悟空,一切如梦如幻。
其中包括:《红楼梦》不同标题的含义、写作目的、内容原则、写作主旨、写作手法、写作线索。可以说,读不懂《红楼梦》的凡例和第一回,就读不懂整部《红楼梦》。
密钥二:写作目的
对于本书的写作目的,雪芹先生也在凡例中坦言:
“今风尘碌碌,一事无成。忽念及当日所有之女子,一一细推了去,觉其行止见识皆出于我之上。何我堂堂须眉,曾不若彼裙钗哉!……以告普天下人。我之罪固不免,然闺阁中本自历历有人,万不可因我之不肖,自护己短,则一并使其泯灭也。
一一《凡例》
通过细读文本,曹雪芹的写作目的一目了然。即:为闺阁立传,替女性代言。
在那个男权主义时代,曹雪芹决心为处于社会弱势地位的女性发声,这该是多么豪情的壮举,无疑具有超越时代的前瞻远见。
密钥三:内容原则
历代野史,或讪谤君相,或败人妻女,奸淫凶恶,不可胜数。更有一种风月笔墨,其淫秽污臭,涂毒笔墨,坏人子弟又不可胜数。至若佳人才子等书,则又千部共出一套,且其中终不能不涉于淫滥,以致满纸潘安、子建、西子、文君。
明清才子佳人小说典型模式是私定终身后花园,落难才子中状元,金榜题名大团圆。
而曹雪芹意在独出心裁,反历代野史之俗,反才子佳人之滥,希望能走出旧时文学的一个窠臼,写真人,记真事,抒真情。这在当时,可谓独树一帜。——第一回
作者在凡例末诗云:悲喜千般同幻渺,古今一梦尽荒唐。诗末自云:“此回中凡用“梦”用“幻”等字,是提醒阅者眼目,亦是此书立意本旨。”
第一回中跛足道人念了一首《好了歌》,甄士隐历经人世炎凉,随即解注了《好了歌》就随空空道人出家而去。人生如梦,一切美好的事物终以悲剧收场,这体现佛道的空寂幻灭思想。那是不是意味着曹雪芹就告诉世人消极无为呢?
非也。曹雪芹先生意在告诫世人活在当下,珍惜拥有,一如贾宝玉的“情不情”。即对一切事物人物用情,哪怕对待无情之人、无情之物。因此有了第二个意旨:大旨谈情。
密钥四:写作主旨
(一)色空思想
开卷即云“风尘怀闺秀”,则知作者本意,原为记述当日闺友闺情,并非怨世骂时之书矣。虽一时有涉于世态,然亦不得不叙者,但非其本旨耳。阅者切记之。
——《凡例》
(二)闺阁真情
虽其中大旨谈情,亦不过实录其事,又非假拟妄称,一味的淫邀艳约,私订偷盟之可比。
——《第一回》
作者名言:大旨谈情。此情乃闺阁真情,儿女真情,人间真情,此乃小说创作主旨。密钥五:写作手法
(一)谐音隐喻
这阊门外有个十里街,街内有个仁清巷,巷内有个古庙,因地方窄狭,人皆呼作葫芦庙。庙旁住着一家乡宦,姓甄,名费,字士隐。嫡妻封氏,情性贤淑,深明礼义。……只是一件不足,如今年纪半百,膝下无儿,只有一女,乳名英莲,年方三岁。
这士隐正痴想,忽见隔壁葫芦庙内寄居的一个穷儒走了出来,这个人姓贾名化、字表时飞、别号雨村者,本是胡州人氏。
在这里,脂砚斋有着明确的批注:
十里街:势利 仁清巷:人情
葫芦庙:糊涂 甄:真
费:废 士隐:事隐
封氏:风,风俗 英莲:应怜
贾化:假话 时飞:实非
雨村:村言粗语 胡州:胡诌
——《第一回》
(二)顽石隐喻
无材可与补苍天,枉入红尘若许年。
——《第一回》
此顽石是女娲补天剩下的一块石头,因无材补天而自嗟自叹。此作者借顽石自喻也。不能参与补天,便入红尘用情。正如曹雪芹不能尽才于世事,便著书于茅屋。贾宝玉不走经济仕途,而对世间女儿用情。正所谓“情不情”。
(三)真假隐喻
太虚幻境两边有一副对联:
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
真假的对立统一是作者的一大隐喻。我们知道贾宝玉之所以为假,就是因为他根本不是浇灌绛珠仙草的神瑛侍者,而是夹带于神瑛侍者与绛珠仙草一干情鬼第一回这样表述的:那僧笑道:“你放心,如今现有一段风流公案正该了结,这一干风流冤家尚未投入人世。趁此机会,就将此蠢物夹带于中,使他去经历经历。”
真宝玉在哪里?即后来出现的甄宝玉。真真假假,令人唏嘘不已。而甄宝玉贾宝玉在作者构想之下,其实一人两面,实为一人。之中的那块石头。
密钥六:写作线索
黛玉还泪与宝玉用情
神瑛侍者对绛珠仙草有灌溉之恩,因而后者愿下世“但把我一生所有的眼泪还他”。然而世事阴差阳错,黛玉下世遇到了贾宝玉,因下世时彼此见过,因而面熟。黛玉为“还泪”,顽石为“用情”。黛玉“还泪”与宝玉“用情”构成了《红楼梦》的两大线索。
以上仅通过凡例与第一回的领读所得出的结论。通过文本细读,我们从高度凝练的概括与评价中走了出来,获得自己的切实认知与理性思考,从而丰富了读红楼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