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下我的奶奶

    今天正月初五,是迎财神的日子,祝各位友友2021牛气冲天,财源滚滚来!!

    每年到今天,就会想起以前这天给奶奶过生日的热闹场面。自从奶奶去世后,亲戚们都会避开这天来我家做客,家里也慢慢的冷清了。

  时间飞快,奶奶已去世近二十年了,她一生平安度过,于96岁寿终正寝。那年奶奶走得很安祥,也很有尊严。

图络图片

    在我印象中,奶奶是个不起的缠脚小女人。从记事起,奶奶就六十多岁了,不到1.5米的个子,精神、干练,头脑敏捷,了是个拿的起、放得下的女子。

  听别人说起奶奶的历史,她不是普通的农村女人。她出生在官宦人家,在娘家可是有丫环伺候的大小姐,所以比常人有见识。

  听她外甥女说,爷爷和奶奶是媒妁之言结亲。自嫁到我们家,爷爷一直在天津上班。本来那时婚姻就没有感情基础,又加上两地分居。爷爷五六年才回次家,呆不上几天,两人因感情不合会吵个不停,吵完爷爷就走了。

    所以,家中无论盖房子,还是四个孩子男婚女嫁。家中里里外外,大事小事一点指望不上爷爷,都是奶奶操心办理。在那时女人撑起一个家,真的不容易。

  奶奶的脑子特别好使,很有经济头脑。村里都知道,奶奶农闲时,会批发许多小东西,去附近集上摆摊去卖,算账不带迷糊的。人们都称她“集婆子”。

    我最佩服奶奶的是,她能跟上时代进步,印象中奶奶每年不是去天津叔家,就去青岛大姑家过冬。那年奶奶都八十多岁了还自己坐车去,爸爸不放心她,就安排我陪她坐火车,反而成了她照顾我。在车上和年轻人打成一片,和人家用不标准的普通话聊天,谈笑风生。年轻人都被这个小老太太吸引,一路上听她讲故事,说各地趣事。那时的我对奶奶佩服之至。

    还记得我上初中时,跟奶奶做伴。每天晚上必听单田芳老师讲的《杨家降》《岳飞传》等,她听完后,能把细节讲个大概,里面人物,地点等都记得清楚。现在想想,对个七十多岁的老太太,记忆力太让人折服了。

    奶奶到九十多岁,也从不讨人厌。我老公去我家,两人很是投缘。总是夸老公人好,说我们打架,一定是我的不是。来我们家有过两次,奶奶说话很有水平,老公每晚给她泡上杯茶,孙辈俩开始天南地北的聊天。记得最后一次来我家,她脚小走路不太方便,家里地滑。夜里上厕所没扶好,摔了一下,应该是骨折了。我们要带她去医院,她执意让送她回了家,家里医生给推拿好了。不知什么原因,从那以后,她腿就有点后遗症,这成了我和老公的心病,觉得对不住奶奶。可她却劝我们说没事,对家人说不许埋怨我俩,孩子都挺孝顺,是她不小心摔的。家人也没有一句埋怨的话,可我们却忘不掉。

    还有值得我学习的是,奶奶有好的生活习惯。每天早睡早起,起床在家走半小时,坚持吃早饭,晚上少吃。喜欢独住,不喜欢跟孩子住一起。她一生都很爱干净,总是头梳的平整,穿着利利索索,把屋里打扫的很干净,大人小孩都愿去找她玩。

    到死前几天,意识不太清时,也不忘让医生插导尿管。她可能觉得寿限已到,不吃不喝,没拉没尿,就这么干干净净的很有尊严的离开了我们。

  奶奶,我们都很想你。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01 有一天晚上临睡前,四岁的小米突然哇啦哇啦哭起来,哭到鼻头堵塞,抽抽着气都喘不过来。 我吓了一大跳,赶紧问她你...
    柒菇qigu阅读 434评论 1 3
  • 从老一辈的口中了解到一些关于太爷爷的故事。那是抗战时期,太爷爷为八路军扛盐,累死在半路上,年仅二十岁,正值青春芳华...
    Light圣光阅读 769评论 3 11
  • 2015-04-01 弟媳打来电话,告诉我父亲病了,类似老年痴呆,医生说可能是脑萎缩,核磁共振的检查结果明天出来。...
    教语文的袁老师阅读 558评论 0 2
  • 奶奶离开已经9年了。一直想写些悼念的文字,却一直不敢下笔。因为每当静下来回忆那些往事,联想到物是人非,眼泪就会止不...
    信步云深处阅读 456评论 0 0
  • 推荐指数: 6.0 书籍主旨关键词:特权、焦点、注意力、语言联想、情景联想 观点: 1.统计学现在叫数据分析,社会...
    Jenaral阅读 5,758评论 0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