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这本书阅读大半,里面很多的概念透露出生活本质。它指出:冲突就是生活,生活就是冲突。
我是一个害怕冲突的人,可能跟儿童时期的经历有关。看到有人吵架就躲着走,就连电视里面的战争场面也不愿意多看。很多人的“病症”不如我严重,但是多数也是尽量远离冲突的,于是造成一个现象:现实生活中唯唯诺诺,网络中又充满着语言暴力。
生活的本质就是充满着冲突。
有自身的内部冲突,很多时候面对孩子的暴脾气,你以为是孩子们的吵闹原因,实际上是内心无法处理内心的冲突。也许是内心的纠结太多太乱,已经没有能力再去处理外界的混乱。这时候人就变得暴躁,缺乏耐心。
内心的冲突来自于童年带来的伤害,曾有过的生活经历,以及与外在世界的融合程度。表现出来的是迷茫。需要找到爱和自我价值,要使内心的混乱归于宁静,是一辈子就要做的功课。这个自己与自己的冲突是一直存在的,让心灵有一个安定的地方,那里充满着力量。可以更有能力应付外在的冲突。
我们身处在一个巨大的社会不平等之中,在这个群体之中总有太多的冲突,有时候是内心希望的与现实不符;有时候是自己的需求跟他人不一样;还有生活中种种不确定和灾难。以上的都会形成或大或小的鸿沟,解决这些是需要付出很大的意志力和主动性的。
还有一个无法避免的冲突就在眼前:死亡。这是人类最终的归宿,像是一辆从未来开过来的火车,以每日均匀的速度朝我们开来,然后再把我们一个个带离这个世界。在它开来之前,我们需要妥善解决好与自己和世界的关系。让我们不敢造次,那个巨大的终点不以自我意志力而暂停步伐。
既然生活的本质是如此,无法回避的冲突,逃避的结果恐怕只会让事情变得更加无法收场。当冲突来临,没有足够的时间去面对,形成一个恶性循环,会让生活变得更加糟糕。很多时候我在面对冲突的时候,选择规避,回来又用“不计较”的心态来安慰自己。豁达是一个从容的心态,是对事物的包容,而不是对自己懦弱的宽慰。之所以害怕面对冲突,是对未来不确定的不安全感吧,无法掌控的事物总是让人很难受。人是群体动物,当面对与人意见不统一的时候,会有被离弃风险。于是祖先人性中的基因决定着不想与他人的意见相左,而每个人的独特性又造就了冲突的必然性。最理想的方法是能够离开情绪的漩涡,真诚的沟通。
那么面对冲突的正确态度呢?我想最好的应该是面对冲突时的坦然面对,不主动挑起争端。达到内外一致的的平衡,面对和处理冲突也是给予一种力量,他指引这我们迈向幸福的终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