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在上海的大夏书店读这本书时,听着店员播放的钢琴曲,一页一页的翻开书,随性的看,既不是当成任务来对待,而是看到“哈佛”,让我这样的学渣对著名大学浮想联翩。未有美国,先有哈佛。为什么刘易斯认为哈佛失去灵魂的卓越呢?
第一章 选择与方向 课程改革是如何失去目标的
20世纪40年代,哈佛课改分为核心课程,专业课程,选修课程。追溯早期的课改历史,1825年选修课制与学系制;1869年埃里奥特发起的改革,引发一场“巨变”,通识教育,兼收并蓄,各取所长。洛厄尔校长“广泛涉猎,学有专攻”(a little of everything, something well) 学校课程改革的方向大致围绕着这样的一个争论“学生需要or教师偏好or社会需求?”今年带的学生准备参加高考,在课上我问孩子们未来选择什么专业?有些说选择数学,有些选择化学,大部分人则是先选学校。考上好的大学意味着专业,前途都不用再担心!可是,每年毕业生这么多,就业市场竞争激烈!也有家长曾经问我高考填报志愿,第一句话就是孩子600多分能上什么学校?我很难回答这个问题 2020年新课改将很快在我们地方实施,教材改变,评价方法也改变,课程改革是为了学生需要还是社会需求?
第二章 知识精英与公民意识 大学生应该接受什么样的教育
哈佛校长埃里奥特认为“学生在各自学科实现最充分的发展”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和思维科学,在这三大科学领域内,又有各自的学科组成。大学开设的学科要求学生通过课程的系统性学习掌握科学的基本知识,从而实现最充分的发展。“从独木走向森林”“打破公共课程”“发展研究院”“允许本科生自由选课”
教师必须具备成熟的心智,眼光要能够超越“树顶”,看见成片的“森林”,并且具有异乎寻常的清晰思维,入木三分的言辞和激情四溢的表达。
于是,1945年《自由社会的通识教育》“红皮书”就在这样的背景下诞生。
第三章 沟通,竞争与合作—追求卓越带来的问题
1.寄宿制扮演的教育角色的问题。寄宿制学院不仅仅是学生生活的区域,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住宿的学院,学生在享受着物质便利的同时,也在学习如何提前适应社会,比如人际交往。2.高昂的社会代价,将学术探究置于本科教育之上。我常常把大学比喻成象牙塔,研究高深学问的地方,大师云集,学术自由。那么,大学固然要做学术探究,服务社会的发展,但在刘易斯看来,哈佛大学在本科教育方面的投入不够,本科质量有待提高。3.融合与隔离。在大学社区里,不同背景,志趣各异的学生相聚在在一起,这需要大学考虑如何让学生融合?作者提到,讲座制大学中的师生交流,出现了严重的问题,即毫无关联课堂内容的凑合。师生交流匮乏,为每位老师分配一定比例的学生,但师生交流在学术上体现。此外,还有学术成果为主要标准,与学术研究无关。为此,作者建议应该有富有教育意义的课余生活(废除必修课程和扩大学生规模),课余生活促进交流,比如社团活动。其次是学校课程的开设要克服选修课程之间缺乏整体连贯性的弊端。学校还应引导学生参加竞技活动或社区服务。
第四章 咨询:永恒的主题——学习什么?如何生活?
这一章的内容主要是刘易斯思考哈佛的学术咨询
自1888年建立学术咨询制度以来,学术咨询是否有效?教授和学生是否进行有效的学术咨询?
道德教育与生活联系。大学是育人而非制器,培养的人才不是精致的功利主义者。那么,大学对学生的道德教育尤为重要。
教授聘任政策(人品和头脑间的制衡)教授有高超的学术造诣并且为人师表,还有教师人格的重要性。
第五章 为什么分数在上升?
荣誉学位贬值,分数贬值 分数升高便是学术标准下滑的标志,归因于1960s动乱导致的价值观沦丧。根源:一是赞助性的活动,二是消费主义,三是平均主义
分数为什么上升?1.来自学生的压力,2.学生对教师的评价和教师终身任教资格的决定,3.学生更加优秀.4 .更多小规模的课程,5.更优质的教学,6.评价标划分过细,7.人文学科的特殊性,8.矛盾的信号。靠评分来鞭策学生学习是一种糟糕的教学方式。我们用高分来鼓励学生,用低分来表示对学生的失望。我们让学生不及格,是希望他们能从疏忽大意的代价中学到什么。分数的意义主要在于围绕课程建立起的师生交流渠道,而不在 于把分数与其他课程,或与其他学生的分数相比较,也不在于外界怎样理解分数。
第六章 评价只是教育手段
评价作用:1.评分鞭策学生努力学习。2.评分可以鉴别和奖励卓越。3.为学生排出座次。4.促进学生学到更多知识。
消极作用:1.教授视为教育手段。2.评分的主观性。3.学生素质的实质性提高。
鞭策学习的理论弊端:1.学校和社会之间存在着差距—学校的教学课程脱离了青少年的现实世界。古得莱得看到“好心的老师们做着与学生们的其他生活毫不相关的教育工作”比如:一是教学课程,如科目,教学重点,课本,习题集等形成教师和学生之间的隔阂。二是年轻人在教室里真正学习和运用知识的好机会和方法太少了。三是教师队伍分散等等问题。
最后,本书评论认为大学的主导思想应该包括:追求最广博的文化,塑造和充实心灵,对学习的热爱不应夹杂功利目的。“卓越”不专属于某个人或某一群人,每一个学生都有权利得到充分而卓越的发展。大学应追求“守住灵魂的卓越”。教育是“育人”而非“制器”,是以“文”化人而非以“识”造物
感悟:本书虽然阐述的是大学如何守住灵魂的卓越,但给我思考的是我能带给学生什么?各种做题技巧其实早已经熟练,也不会像刚入职时对职业的危机,更多想的是培养学生未来做什么样的人?大学需要的是人才是什么?我希望通过我不断的读书和学习,可以给我的学生带来一点光,看世界万千的繁华,自己能自信乐观的活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