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问西东》,其实是一部蕴藏了五年的感动!
2011年,为了纪念清华大学百年校庆而拍摄。只因社会主义的取经之路艰难险阻,才时隔五年之久,恰巧、又幸运的在这个已经浮躁的时代为大众献上了这本戳心的“经书”!
无问西东,这个词出自清华大学的校歌“立德立言,无问西东”,百度上查询到的一种解释——意指美好的德行和与人有益的言辞是青春飞扬的根基,有了这两点,青春才有环顾四周、舍我其谁的豪气和资本。因本人与清华无缘,所以无法体会这句话的价值,就不做个人意会了。
回归到电影。这是一部横跨了百年,讲述四代人生命历程的影片。4个不同年代的故事,由一些偶然的点形成羁绊,串联着时代的变迁,以及在这个变迁的过程中,每一代人面对人生的不同抉择。
其实这部电影,与东野圭吾的新书《解忧杂货铺》有至少七分神似。主题完全一致,都是对人心的解剖,在面对人生必经的考验时,该如何做出抉择的思索。个人佩服《解忧杂货铺》的故事架构,其实本来就是一个个平凡的故事,每个人都曾面对爱情、亲情、友情的抉择,像《解忧杂货铺》那样,平平淡淡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不好吗?
在《无问西东》里,只因背负了太多历史沉重的包袱,也为了宣扬清华大学的历史文化,硬生生的拉扯到了牺牲自我,报效祖国的高度。撇开国恨家仇不谈,单从对年轻人的解读上来看,个人还是倾向于《解忧杂货铺》里的朴实,这也许就是中日文化的差异吧,中国人总喜欢整得伟大的付出才是不枉此生一样——这是个人的一点见解,这一点,是我对这部文艺气息刺鼻的电影减分原因。
再回到这部电影的故事线。既然是关于人生抉择的故事,那到底是如何的抉择呢?
牺牲“小我”,成全“大我”的抉择
其实我无法体会这种抉择会有多么的伟大。我牺牲过“小我”,可是却从未成全过“大我”。
在陈鹏的故事线里,他2次舍弃了近在咫尺的爱情,义无反顾的投身到了祖国的核事业中。最终,王敏佳确定了一生所爱的人决定勇敢追随的时候,陈鹏却受到核辐射,自然,结局可想而知。
在沈光耀的故事线中,他舍弃了亲情,同样义无反顾的奔扑战场,最终为国捐躯。在给母亲的遗书中,最后用广东话说道,妈妈,对不住,让许多的观众不禁黯然泪下。
两条故事线,其实都是同样高度的抉择,但是面对如此高难度的抉择,我们这些普普通通的人,还是无法理解这样的抉择,究竟是对,还是错。
面对国难,其实你可以选择伟大,同样,你也可以选择平凡,你选择爱情不会错,你选择亲情更不会错(百善孝为先),可中国式的电影,却总喜欢将伟大凌驾于道德之上,宣扬的到底是民族精神,还是民族道德呢?
上图中,是沈光耀决然选择当兵后信守的一句话——这个时代缺的不是完美的人,缺的是从自己心底里给出的,真心、正义、无畏、和同情。如果围绕这四个词,真心、正义、无畏、和同情来讲述青春的迷茫与抉择的话,我觉得可以堪称完美,可影片最终还是倾斜了大无畏的热血精神,硬生生的强加了一段同情的戏份,让人不免尴尬。
跟随心灵的抉择,帮助他人,完成自我的救赎
张果果和吴岭澜的抉择其实最接地气,可却是戏份最少的两条故事线。两个不同的时代,一个面对商战中的尔虞我诈,一个面对学业上的择实或择虚,都是在别人的指引下,最终以帮助他人,完成了自我的救赎。
这种抉择,就有了对与错之分,是迎合大众,还是追随内心的真实,是一个值得商酌的抉择;这,才是人生该停下脚步,去思索的抉择;这才是我们普通观众认可的抉择。只可惜,戏份太少,毫无亮点出现。
既然是关于清华校庆的一部影片,那最后在介绍一下梅贻琦:西南联大之魂。我非常荣幸,与梅贻琦老师同姓,可又自觉惭愧,没有梅贻琦老师之建树。他在出任清华校长期间,奠定了清华的校格,为清华大学做出了不可泯灭的贡献!—— 致敬!
爱你所爱,行你所行,听从内心,无问西东。
我并不想去解读这句话的意思,其实电影也并没有诠释这句话的含义。爱你所爱,可最终是爱无所爱;行你所行,可最终还是壮烈牺牲;听从内心,可最终还是被国家利益绑架;无问西东,其实我真想解读成莫问东南西北什么方向。
所以,我并不想把这篇影评搞得文嗖嗖的,有股文艺范的怪味。总结成一句老土的话——敢问路在何方,路就在脚下,走自己想走的路,过自己想过的一生,莫问去向何方!多么浅显易懂!
一生很短,哭着,笑着,奔跑着,也迷茫着,挣开眼,恍然发现,已走到了路的尽头。
一瞬很长,停下脚步的那一刻,痛苦的抉择着,恍然在这一刻,时间已经停止。
任何的抉择,都伴随着痛苦与快乐,许多人,最终无法像电影中那样,能够笑着面对自己的选择,所以,请珍重自己的每一个决断!
—— oliw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