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贝多芬人们就会想到音乐,说到音乐人们就会想到贝多芬。
当我读法国文学作家家罗曼·罗兰名著《贝多芬传》时,当初只是想了解一下贝多芬在音乐方面的建树。
第一遍速读对贝多芬在音乐方面的成就有所了解,但总觉得放不下还想读。又读一遍仍觉得意犹未尽,又读数遍,爱不释手。
读《贝多芬传》,除了感动,还是感动。
读好书,好读书。能让人得知识,得智慧,得能力的书,就是好书。这样的书又有谁不愿意读,谁人又能不好(hao)书 !
感谢罗曼·罗兰《贝多芬传》一书,让我对生命的意义,价值又有了深刻的认识,又成熟了许多。
贝多芬你真的了不起,名符其实之名人,令人敬佩之至。
读《贝多芬传》一文,阅贝多芬的人生,悟活着的意义。
我受到的启示有这样几点:
1
论家庭背景――贝多芬的父亲,一位普通歌者,嗜酒如命。母亲一名仆人,没有什么特长。家庭生活一直比较贫困,父母每天都要为生活而奔波维持生活。
贝多芬就是在这样一个原生态家庭中成长的,并在音乐艺术方面,达到了一个时期的巅峰。
从中我想到这样一个问题,家庭背景对自己的人生很重要,但背景在深,自己不努力也不会有作为,有好的结果。
"自古纨裤子弟少伟男",因为他们靠家庭,靠父母。自己玩物丧志,虚度光阴,功不成,名不就,结局走向衰败。
现在"啃老族”"月光族”,这些人就是靠父母,靠家庭,苟且活着。更有人为失败找理由,说自己没有好的家庭背景,没贪上好父母。
贝多芬没有“拼家”,“拼爹”,他拼的是自己。贝多芬的成名就给了我们很好的启迪,生而为人父母家庭不能选择,但理想追求是可以选择的,是可以实现的。
2
论命运多桀――贝多芬本人相貌丑陋,童年和少年的生活艰难困苦,还经常遭到父亲的打骂。
四岁学洋琴,十一岁加入戏院乐队,十三岁当大风琴手,十七岁丧母,独自一人承担两个弟弟的教育责任。他没有童年时的游戏,没有童年时的快活。
曾患病自认为和母亲得的一样肺病,恐惧死亡,曾患过中风编瘫,黄热病,结膜炎,在25岁时开始耳聋,久治不癒,越来越严重,一直困扰到生命的终结。
一生贫穷,多时负债生活,居无定所,在维也纳居住35年搬家30余次,一部作品只收入几便士,他多数是靠友人支持维持生活。
一生与两个最亲爱的女人失恋,终身未娶。
特别是后期,音乐方面的前辈,家中的亲人,身边的朋友都相继离他而去,他陷入更加孤独寂寞的生活中。
病痛折磨,他曾写下遗书。生活的打击,他曾想离世。
但贝多芬扼住了命运的喉咙,他没有屈服,他更加热爱生命,酷爱生活。音乐人靠的是听力,耳聋就意味着音乐生涯的结束,但他靠着顽强的毅力,实现了人生追求音乐的梦想。
贝多芬手中握着烂牌,硬是打出了王炸。
由此受到启示,自己面对工作生活不顺时就有压力,即使生活幸福时刻,也不具备贝多芬的斗志,实在惭愧。也让人真正明白了,古人的一句名言:“凡成大事的人,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韧不拨之志。”
贝多芬令人肃然起敬,他在痛苦,忧伤,抑郁,烦恼的生命历程中,却给世界带来了快乐。你是不幸的,但又是最有幸的,因为他实现了理想,成就了音乐事业。我们后人纪念他,他永远活着。
贝多芬是苦难人生的楷模,伴侣。他的经历告诉我们,只要有梦想就能实现,只要去奋斗就会有成就。
3
论精神力量――贝多芬有这样一种信念值得分享,这也是他战胜病魔,超越现实的精神力量。
“竭力为善,爱自由甚于一切,即使为了王位,也永不欺枉真理。”这是贝多芬的座右铭,是崇高的精神,是信仰的力量,是人生的指南。
正是这种精神力量,他战胜了肉体的痛苦,享受心灵的快乐,实现了在常人看来不可能实现的音乐梦想。
他孤独寂寞贫穷痛苦,但他为追求音乐给世界带来快乐。他多想多活几年,活着是多美好的一件事。他写过遗书,但为了实现自由快乐,他最终战胜了自己,达到了活着的目的,实现了活着的意义。在音乐中创造了奇迹。
他曾对一个王说过:“这个世界王多个,但贝多芬只有一个。”
他对攻击他的人说过:“我和伏尔泰一样认为:‘几个苍蝇咬几口,决不可能阻挡一匹英勇的奔马。’”
"至于那些蠢货,就让他们去说吧,他们的嚼舌决不能使任何人不朽,也决不能使阿波罗指定的人丧失其不朽。”
贝多芬的精神启示我们的人生,一个人的思想就是一个人的格局,一个人的观念也就决定了一个人命运。
生于十七世纪末的贝多芬距离我们已经两个多世纪了,已成古人近250余年,但他的音乐带给世界快乐,仍然不绝于耳,他的高贵品质仍在我们心中闪光。
贝多芬是不朽的,他的精神,他的音乐一直伴随着我们人生旅途。
愿《贝多芬传》对我们每一个人的人生都有所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