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期004号胡金静
《绘本之力》 这本书在发的当天也就是训练第一天,我在回家的地铁上看了几页,不是很明白,也不知讲的是什么,也没当回事。直到第二天下午班主任老师告诉我们,在21天打卡的第一周,我们每天都要来写它,于是我只好硬着头皮再拜读了一遍。但这一遍却明白了...
再次拿到书,我先翻到目录,初步定下第一天的阅读量---前言部分的三篇文章。然后合上书,按照老师教的方法,先仔细观察了一下封面:《绘本之力》到底写的是什么,想表达什么呢?只见封面中心是一对父子并排坐着看书,应该是父亲陪着孩子进行亲子阅读吧。在他们四周是一片安静祥和的森林之景,绿色为基调,是想形容父子阅读的时候,能从书中收获到的信息或者感受吗?主要倡导亲子阅读吧。带着这样的问题,我翻来第一页。
因为不懂,所以我要注意每个细节能带给我的启发。“在21世纪,绘本将会越来越重要。不仅大人小孩可以同乐,而且人们从中获得的东西难以数计”,应该是强调绘本的重要性吧
我又留意到封底,介绍了本书的三个作者,除了对松居直这个名字有点印象,其他两个压根不认识,但是通过介绍,还是有了一些了解。
接着我走进了前言的三篇文章,关键点有共鸣点划了记号:
绘本实在是神奇的东西,从零岁到一百岁的人都能从中获得乐趣,即使是小小的,或薄薄的一本书,里面所包含的内容都极为深广。而且绘本还具有一种共同性,那就是即使是在文化上存在差异的地方,它也可以毫无排斥地被接受。绘本是以“画”为中心,所以“声音”与绘本无关,但另一方面,还有音乐,也有以音乐为主题的。
在绘本成形的过程中,加入了令人着迷的创意和感动,同时还运用手工和艺术。确实,这在我们绘本训练营,通过老师的介绍,我也确实认识到我以前没接触过的但是相当有趣的不同形式的绘本。没有读者,阅读就不能成立,书籍也无法延续它的生命。是的,在科技发达的今天,越来越多人选择的越来越多的人选择电子书,但索性还有一大批也是纸质书的爱好者,总有一些东西是电子书无法取代的。另外在绘本这里,有的购买者是大人,主要阅读者还是孩子。但作为念书人和讲述者,大人也被置于一个复杂的立场,就是与作为听者的儿童读者共同拥有绘本阅读的体验。试想,如果家长不能很好的传达绘本的信息,孩子又如何能感受得到呢?同时绘本里有两个语言系统,一个是文字,一个是绘画。所有的绘画都能作为语言被阅读,但反之却不然
在人生的各个阶段,人会面临种种危机。但是,这种磨难事后回顾起来,并不只是负面的,很多情况下,它也提供了翻耕心田,发现某种新事物的契机。作者以他儿子逝世为例,这件事对他打击很大,一直沉浸在悲痛中,直到有一天他无意翻到绘本,回忆起他和儿子在一起亲子阅读的美妙时光,渐渐的他心灵的创伤也逐渐在愈合。而通过绘本里面的一个个故事以及一幅幅图、一句句话里,发现了与从前阅读时不同的深刻含义和体味。人们常说,人没有陷入困境,没有失去珍视的人,就不知道真正宝贵的东西是什么吧!而通过绘本阅读,我们却能找回因忙碌而忘却的幽默、悲伤、孤独、相互扶持、别离、死亡、生命等。
最后说得很棒:如果我们大人不总是把绘本置于身边,不经常亲近阅读,怎么有资格劝说孩子来阅读绘本呢?
写到这,忍不住想把刚发生的趣事来分享一下。今天因为要打卡,早早给孩子冲凉吃饭,然后孩子在旁边玩,我就在写作业。写到一半,老公回来了,寒暄一下,不是去玩手机,而是说要写工作笔记,今天是他进入新单位的第一天。我以为是他老板要求的,后面他告诉我是他自己要写的后期工作计划。说完就忙去了,那一刻,我会心一笑,好开心!曾经我内心抱怨过我们俩没共同兴趣爱好,不合适,我看纸质书他说我老古董;我手写笔记他笑我不知用电脑;他不爱看书很少主动和我主动沟通;回到家就爱玩手机,每次我就会想起古代抽鸦片的情景。但我突然想起他曾经也是一名语文老师,其实我们也有很多相通的地方,只是忙碌让我们忘记和发现对方的优点吧!
喜欢这种共同学习和进步的感觉!加油,第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