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力要稳,人要放松

张大可以/文

会议结束,手头编辑的新闻材料还没完成。续着下一场会议开始,不挪地儿了,抓紧调出文稿,一边出于好奇,旁听了会儿。

当专注着改材料时,电脑屏幕上的微信一闪闪甚是亮眼,完事一看,才发现漏了很多信息。

我有一个习惯,一直沿用至今,即专注的时候,注意力高度集中,在这件事上做到有始有终,如有冲突,也需基本定型再切换到下一个任务项。

有人说,专注力,是一种稀缺能力。锁定目标,全身心投入其中,其实就是进入一种心流状态。

看过一句话:“与其花许多时间和精力去凿很多口井,不如花同样的时间和精力去凿一口深井。”专注地做一件事,胜过敷衍地做很多事。

可有时候,事情有轻重缓急,学会察言观色,仿佛已成为职场人的标配,八面腾挪,谓之职场多面手。

要想成为多面手,锚定目标,聚焦核心任务,在时间-事务四象限里,(不)重要、(不)紧急的自由组合下,灵活做好任务的编排与调整。

在信息爆炸的社会,无时无刻的外部信息充斥而来,在工作中,一个app提醒,一个来电,一个临时新增的安排,一个吊诡的疑问……随时可能分散着我们的注意力。

在这期间,学会保持专注就显得尤为重要。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专注力集中在这块内容,就自然会对另一部分内容松懈,既要还要的心理,会造成两头都做不好。

在《刻意专注》这本书中,指出当环境中有太多信息时,大脑无法对其进行充分处理。

为了避免过载,大脑用注意力滤除周围不必要的噪声和杂音,以及不断浮现在头脑中的背景思想和干扰。

作者同步指出,当有压力、不良情绪与威胁这三种因素参与时,会极大的影响我们的注意力。

所以,当我们的注意力被肆意争夺时,保持心力稳是关键。

摈弃嘈杂的外在声音,增加带宽、主动降噪,专注完成当下最紧要的任务。

当然,这个过程中,紧急但不重要的鸡毛事件,也要注意时间安排,过于专注,可能就会招致他人的不理解,或者显得有些怠慢。

用结果说话,打通得与失之间的纽带。坚持自己的原则,就需看轻得失、承担被指摘的后果。

人无完人,生活本来就是一个不断得到又不断失去的过程,得也好,失也罢,都不过是一时的状态,没有什么是永恒不变。

人生做任何事情,特别是大事情,要有一个预期是,该经历的所有情绪,一点半点都不会少。

所以,你要有一个有心的自己,旁观那个在局中的自己,可以平静点,镇着自己的气场。

正如心力要强,人要松。

道法自然。

插图源于网络,如侵删。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