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秀于林,风必摧之”,生活中总有人见他人成绩斐然、才华出众,便心生嫉妒,将他人的优秀视作对自己的冒犯。然而,嫉妒从不是照亮人生的火焰,而是灼伤自我的毒药。
嫉妒是一种消耗性的负面情绪。它让我们将目光死死盯在他人的光芒上,却看不见自己脚下的道路;它让我们在对比中放大自身的不足,在怨怼中错失成长的时间。看到同学考试名列前茅,若只嫉妒其分数,便会忽略他挑灯夜读的付出;目睹同事职场崭露头角,若只不满其机遇,便会无视他背后积累的能力。嫉妒像一层滤镜,滤掉了他人的努力,也遮住了自己前进的方向。
真正的智者,从不会被嫉妒裹挟,而是将他人的优秀当作成长的阶梯。数学家华罗庚曾说:“别人帮我,永志不忘;我帮别人,莫记心上。”当他看到年轻学者的研究成果超越自己时,非但没有嫉妒,反而主动为其推广,助力后辈成长。正是这种开放的心态,让他始终保持对数学的热忱,在学术道路上不断精进。对我们而言,他人的优秀不是威胁,而是提醒——提醒我们可以通过学习他人的方法、借鉴他人的经验,让自己变得更出色。
摒弃嫉妒,并非要我们无视差距,而是要我们学会转化心态。当我们羡慕他人时,不妨问自己:“他能做到,我是否也能通过努力接近?”将嫉妒的时间用来查漏补缺,把不满的情绪化为前进的动力。就像登山时,看到前方有人走得更快,与其抱怨不公,不如加快脚步、调整呼吸,一步一个脚印向上攀登。终有一天,我们会发现,自己也能站在曾经仰望的高度,甚至看到更美的风景。
他人的优秀,应是照亮我们前路的光,而非点燃妒火的柴。愿我们都能放下嫉妒的包袱,以欣赏的眼光看待他人,以坚定的脚步提升自己,在向优秀者学习的过程中,活成自己想要的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