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清早,庞教授第一个先到海滨码头。
当我往码头小跑过去时,抬头间远远看到,白衬衫西装裤,锃亮皮鞋好不精神:正是庞老师,他走出来路边接应我们。
码头,有点类似于车站的地方,借助渡轮、水上巴士或者快艇等运输河海两岸来往的人群与物资,但却比车站少了许多离别和不舍的伤感。码头,码头,多念几遍感觉“码头”的发音都比“车站”要更温情一些。
八点,大伙到齐,庞老师风风火火领着我们走上了码头,吹风,等待下一趟去南三岛的水上巴士。
我们一伙六人,坐水上巴士,在海上荡了十几分钟便到了南三岛。出了码头,上902公交,二十分钟左右就可以直接到南三镇中心。后来一位朋友告诉我们,南三岛上就一条公路,直走就行,不用担心会迷路。
下图就是坐在902公交上探头出去拍的南三岛码头,有种柬埔寨既视感。
下了公交,庞老师领我们在周围转悠了会,我贪玩,拉着玮周边到处跑,看到一处花丛我便兴奋地跟玮说,帮我拍照,帮我拍照吧。玮看到花丛中有一大枝枯木,过去想把枯木拿走再帮我拍,我看她认真的样子,忍不住偷拍了她一张,她发现后笑着说,我在帮你清理障碍呢!居然先偷拍我!
一时贪玩跑远了,庞老师打电话喊我们回去,带我们去了一户人家家中。那户人家的小楼房外墙是用小块五彩的瓷砖装饰的,淡淡绚烂的美,既典雅又不显张扬。家中主人热情地邀请我们进客厅坐,茶水还没喝完,主人又立马打了西瓜汁给我们解渴,真是朴实好客的南三岛人,大家初次相识,聊得却是融洽。
早在刚踏上岛时就听说今天是龙女民俗文化节,当地百姓特地邀请了著名的吴川飘色在镇上表演。我们一行人大部分来自外省,在此之间从未听闻飘色,大家好奇地很,都迫不及待想去镇上观看,于是在主人家中玩了一会就起身告别了。走出家门十几米,主人突然在后边追上“阿妹啊,等等”。我回头一看,主人跑过来,递了个红包给我。我忙推辞,疑惑来家中打扰为何还给红包呢,后边师姐说,你收下吧,这里的习俗是这样。于是我收下了,说了好几声“谢谢,谢谢。”
第一次来南三岛,素不相识却受到当地百姓如此盛情款待,开始感受到这片土地的淳朴与好客。
上午十一点左右,我们走到镇上等待观看飘色。镇上的百姓人山人海,挤得水泄不通。周边各个村的百姓这时候都到镇上来观看一年一度的飘色。沿途走过去,很快看到交通限制牌,为了举办飘色,镇上的主要通道都已封锁,禁止车辆通过;在一家卫生院门口,站着一位吊着点滴的妇女,她用撑衣杆挂着吊瓶,一手高举撑衣杆,一手输着点滴,独自一人站在门口等待观看飘色;再往前走点,看到一户人家门口五六个小孩,家长们帮他们搬好了一张大桌子,桌子上放好多张高凳,让孩子们都站在凳子上,方便孩子们能看到飘色经过;街道两边楼层的阳台上也都挤满了,老人,抱小孩的妇女,青年,把小孩骑跨在肩上的男子。因为人太多,挤不过去拍照片,只能把我看到的这些画面用文字描述下来了。
我想,在这片土地上,原来还生活着这样一群有信仰的百姓呐,他们亲密团结,他们有自己的民俗文化,他们有属于本地独一无二的年例,他们借托飘色展示着本地强大的艺术生命力和民俗的感染力。
心里对这片土地的百姓肃然起敬,从了解到学习,从听说到观看,由衷地喜欢和尊敬这块土地的风俗文化。我想,对外来人来说,想增加对脚下土地的归属感,可以从开始接受和融入本地民俗开始吧。
观看完飘色,主人就带我们去家中吃午餐——全猪宴。猪是主人家自己养的,鸡鸭鱼都是,番薯叶和豆角也是主人家自己种的,每一盘菜都鲜美可口,人人赞不绝口。
我最喜欢里面的菠萝咕噜肉,再都没有吃过这么美味的菠萝和咕噜肉。菠萝酸甜不腻,咕噜肉入口即酥,越嚼越香,开始是炸肉的香味,慢慢继续嚼,肉里层的菠萝味越来越浓,一块咕噜肉吃完,已分不清是肉香还是菠萝甜,只觉得绝世美味,再无二家。因为太好吃,我们这桌的菠萝咕噜肉吃得很快,主人家看到又端了一大盘咕噜菠萝给我们,这家主人待客的周全用心由此可窥见一斑。
酒足饭饱,告别主人家,我们结伴来到了南三岛的海边。虽然不是第一次看大海,但突然看到大海的那刻还是抑不住地惊呼了起来。南三岛的海滩海水比东海岛的要干净很多,涛声阵阵小有名气。庞老师说他之前用手机录了半个小时的涛声,回去睡前放来听听,真是很舒服很惬意。玮说,东海岛去过就不会想再去,可是南三岛,下次还会再来。
脱了鞋往海里跑去,任凭海水阵阵回涌,淹过脚背,打湿裤脚,海潮越来越高,渐渐湿到膝盖、大腿,开始还小心翼翼谨防衣服会湿,后来玩得尽兴就无所谓,海水快打到腰部了还舍不得往后退。
有时候走在鳞次栉比的高楼下面,一瞬间想到穿梭于这楼层之间的风是从海上吹过来的,会突然笑起来,立马专注地更使劲感受,心里会想这风是海上来的,必定带来了大海的生机与气息,何其有幸能站在这里与海风相拥,吹面不寒,微海风。
光着脚丫,暖暖的海水,绵绵的细沙。可以奔跑,能够大笑,怀着一颗疼惜的心去爱身边万物,去爱你。万物美好,我在中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