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中素材的积累非常重要。
我有一段时间就为自己没有素材而苦恼。
我为了获得写作的素材,先去读了大量的杂志。
《意林》《青年文摘》《读者》我都经常去阅读。在那里也读到了许多好文章,给我以深刻的启示。
在杂志里,我读到了人间真情,无论是亲情,还是友情。人间万象,喜怒哀乐,都足以使人收获颇丰。
我甚至去读一些学生的作文指导报。在那些报纸上,除了看学生的作文之外,还有一些经典文章的赏析。我就读到了余光中、白先勇、安宁、李娟等人的精美文章,从那里获得生命的体会。进而丰富自己的文学天地。
赏析文章有的是指出写作手法的特色,有的是分析其中的情感的表达。《那盏叫父亲的灯》是大作家迟子建的一篇散文。里边叙述了父亲为她制作灯笼的过程。写出了一位父亲的爱心。误读了以后,也情不自禁地回忆起自己的童年生活。《自行车之歌》是大作家苏童的散文。有关自行车的故事,激起了我的共鸣。
出了读杂志,我还抄写一部分语句。因为自己的记忆力下降,读过的书记不住太多的内容,我就抄写一些。我准备了三个本子,在单位和家里都准备着。遇到文章中的好句子,就记下来,写在本子上。时不时地我还去翻一番,看看能不能把其中的句子用到自己写的文章里去。
除了阅读报纸杂志,我还去读书。
最近,我觉得自己不会编故事,就去买了几本《故事会》。
故事会里的故事,其实不太适合我读。里边打打杀杀的故事太多了。我不太喜欢。
但是,卷首的《开卷故事》还可以看一看。
我为了写美食的文章,还特地去买了几本有关美食的文章的书。
可惜的是,我到现在为止,一篇美食的文章也没有写出来。我不是那种爱溜达的人,也没有那么多的酒肉朋友,可以动不动去品尝一下各地的美食。如果纯粹是编造美食文章,我还不如不写。
其实,没有素材的根本还是自己的思维跟不上。
看着自己什么也写不出来,自己干着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