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件事情过去很久了,每每想起,心里并不淡定。
以前蜜蜜每个星期去上一节美术课。美术工作室的股东兼运营人Elizabath是我的朋友,一位60多岁还长发飘飘,坚持运动,外表绝对看不出年龄的新加坡人。她非常热情好客,每次我们坐在她办公室等孩子下课她都会为我们斟茶倒水。她办公室有个小厨房,里面堆满了她旅游出差回来带的各种美味糕点。她也经常请孩子们吃糖果点心。
这天蜜蜜下课后,照例是家长简报时间。蜜蜜就呆在Elizabath的办公室里等我。她办公室里还有很多童书和玩具,小朋友们并不会闷。她进来的时候Elizabath不在。然后呢蜜蜜就问我有没有糖吃。我说我没有糖啊,而且你知道我不喜欢你吃糖。她说,Elizabeth阿姨有糖。我说,她又没有给你吃。 这时Elizabeth进来了,她一进来,蜜蜜就走过去毫不客气的说,我要吃糖!
我一听,心里一堵,马上制止Elizabeth给她。我很生气,这种伸手问人家要东西的态度我没法认同。
眼睁睁看着糖拿出来又被我退回去,蜜蜜“哇”的哭了起来,哭的那叫一个惨烈。Elizabeth不知所措,好像是她做了坏事一样。我赶紧安慰她没事,随即马上带蜜蜜离开。
蜜蜜还是一边哭一边撒泼打滚要吃糖。她不能明白为什么她不能吃阿姨的糖,她不是以前都有吃吗?一时半会,我讲的道理她也听不进去。我说,不可以因为自己想要就问人家拿东西,人家主动给你,可以欣喜接受,但是问就是不行,就是跟乞丐一样。
这样的大道理,别说一个四岁的小孩子了,我自己说出来也是底气不足。我是不是小题大做了?这个乞讨跟骨气的问题是正当社会道德还是受我个人经历和观点形成的意见?纠正这种行为是必须的吗?为什么是必须的?是不是内心有隐藏的恐慌,害怕孩子将来自私蛮横,觉得别人的援助是理所当然?这隐藏的恐慌从何而来,如何确定?
我这边厢千回百转,那边厢人哭的走不动路,哭声响切长街三里。行人纷纷侧目。我决定坚持开始的决定,既然说不能要,那就是不要了。始终保持温和的态度,我一遍又一遍告诉她,妈妈理解你想吃糖果,糖果太好吃了,以前Elizabeth阿姨给你吃过好多好吃的糖果。可是今天她没给你,你就问她拿了。 妈妈不可以接受这样的行为,因为我觉得你像一个乞丐一样,只有乞丐才伸手讨要食物和钱。
她也没有接受我的说法。哭啊哭,平时10分钟的路,我觉得好漫长好漫长,大概有30分钟了吧,才走到车站。
此事当天以一个冷笑话结束。回家后,我和她爸复述这件事情。我滔滔不绝,沉醉在自我精神分析状态里,一会儿甭个专业名词,一会儿反省过去童年经历,一会儿想象未来。最后,我总结:“这种感觉很糟糕,但是我就是觉得如果给她吃了那个糖果,她就像个乞丐一样,所以我就是不让她吃到。你觉得呢?” 她爸激动的说:“对!我们家不能出左派分子!” 。。。。左。。。左派分子。。。好冷的梗啊。。。。然后两个右派都笑的不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