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夸张,为了达到某种表达效果,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方面着意夸大或缩小。
(1)扩大夸张:故意把一般事物往大(多、快、高、长、强……)处说。
如: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李白《望庐山瀑布》)
(2)缩小夸张:故意把一般事物往小(少、慢、矮、短、弱……)处说。
如: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毛泽东《七律 长征》)
作用:可以引起丰富的想象,有利于突出事物的本质和特征,鲜明的表现出作者对事物的感情态度,增加语言的生动性,引起读者强烈共鸣,烘托气氛,增强联想,给人启示。
4.排比,把三个或三个以上的结构相同或相近、内容相关,、气质一致的句子或短句排列在一起。
(1)成分排比:把结构相同或相似、意思密切相关、语气一致的词语或句子成串地排列。
如:①在这里,蓝天明月,秃顶的山,单调的黄土,浅懒的水,似乎都是恰当不过的背景,无可更换。(茅盾《风景谈》)(主语的排比)
②在轻轻荡漾着的溪流的两岸,满是高过马头的野花,红、黄、蓝、白、紫,五彩缤纷,像织不完的织锦那么绵延,像天边的彩霞那么耀眼,像高空的长虹那么璀璨。(碧野《天山景物记》(谓语的排比)
③延安的歌声,是革命的歌声,战斗的歌声,劳动的歌声,极为广泛的群众的歌声。(吴伯萧《歌声》)(宾语的排比)
④鲁迅是在文化战线上代表全民族的大多数,向着敌人冲锋陷阵的最正确,最勇敢,最坚定,最忠实,最热枕的空前民族英雄。(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定语的排比)
⑤入夜,用眼望去,数十里烈焰飞腾,火龙翻滚,映得满天红,满山红,满江红。(郑值《激战无名川》)(补语的排比)
(2)句子排比。
如:他们的品质是那么纯粹和高尚,他们的意志是那样的坚韧和刚强,他们的气质是那样的淳朴和谦逊。他们的胸怀是那么的美丽和宽广!(魏巍《谁是最可爱的人》)
作用:可增强语言的气势,强调内容,加重感情。具体地说,用来说理,可以把道理阐述得更严密,更透彻。条理分明;用来抒情,可把感情抒发得淋漓尽致;用来写人,可将人物刻画的生动传神;用来写景,可将景物描写的细致入微,能做到层次清楚,描写细腻,形象生动之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