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孝华的船队终于到了无为县城,这里是此行的首站,巢县和临江各县的大部分船只都要在这里集中。
各地来的船,要在这里统一登记,统一编号,并对船的性能和载重吨位,以及船工的驾船技术进行摸底排队,以便排兵布阵。
为了鼓舞士气,部队和支前指挥部决定,就在无为县城召开参战船工动员大会。
动员大会前,部队向踊跃参战的船工们表示隆重欢迎,特地组织文工团为大家演出了《白毛女》、《王铁钯》等话剧。
剧中恶霸地主对农民的迫害,就像船工们自己当年受到的欺压一样,使台下的观众感同身受,群情激愤。同时也使他们弄明白了,原来天下乌鸦一般黑,这个天真应该彻底翻一翻。
演出结束后,部队首长作动员,说解放军打过长江去,就是要解放江南,解放全中国,你们送解放军过江既是支援江南的穷苦兄弟,也是对你们自己有益的事,因为江南解放了,你们的船就能畅通无阻,就能财通四海达三江。首长最后要求大家打破各种思想顾虑,在这次伟大光荣的渡江战役中立下功劳,争取做英雄模范功臣。
首长的动员说得很实在,很对张孝华的心思,激荡之下,他感到自己快坐不住了,有一种想大吼一声的冲动,所以,当接下来的环节是自由上台发言时,他第一个跑到台上。
他本来就很健谈,此时也有许多话想说,可是当他在台上站定,面对台下无数双期待的眼神时,却突然卡了壳,一时不知从何说起,脸憋得通红。憋了好一会儿,才见他一甩手,转身来到台上一侧的部队首长面前,放起一通连珠炮:“我的船要多装解放军,左一趟右一趟,一趟一趟又一趟,不怕炮火,只进不退!不怕炮火……”
台下哄然大笑,首长也笑了,并高举双手,带头鼓起掌来。台下的掌声在笑声中骤起,会场上的气氛顿时热烈起来。
会后,船队进行联合编组。
吨位在两吨以下的船,不承担运兵渡江的任务,只负责训练中的事务性运输。
其余船编成几个大的单位,每个大单位约200余条船,负责一个师的过江任务。
这200余条船,按吨位从小到大的顺序编号,100号以内的船编为第一梯队,100至150号为第二梯队,150号以上的船专运后续部队和后勤物资。
也就是说,打头阵的都是些吨位小的轻型船只,操纵灵活速度快,便于机动作战。
张孝华的7吨船被编在第一梯队。这个梯队分为两个中队,他被任命为其中一个中队的中队长。
一切安排就绪,张孝华领着他的中队开始向长江逼近。
按照指定的停泊地点——泥汊,需要越过三道江坝埂才能进入内江。为此,张孝华采用旱地行舟的方法,用绞索把每一条船从江坝上翻越过去。
他的船一直是跑在最前面,成为船队前进的尖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