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施》是唐朝诗人罗隐的又一名篇佳作。自古咏西施的诗篇多把亡吴的根由归之于所谓“红颜祸水”即女色,客观上为封建统治者开脱或减轻罪责。诗人罗隐反对传统观念,破除“红颜祸水”的论调,在当时折射出一种新的思想光辉。
“家国兴亡自有时,吴人何苦怨西施。”诗人开篇鲜明地摆出自己的观点,反对将亡国的责任强加在西施等妇女身上。促成吴国兴亡成败的各种因素,何必怨怪西施一个人呢?“何苦”,劝解的口吻中含有嘲讽意味:你们自己误了国家大事,却想要归罪于一个弱女子,真是何必呢!
“西施若解倾吴国,越国亡来又是谁?”后面这两句诗人巧妙地运用了一个事理上的推论:如果说西施是颠覆吴国的罪魁祸首,那么,越王并不宠幸女色,后来越国的灭亡又能怪罪于谁呢?诗人尖锐的批驳通过委婉的反问语气表达出来,丝毫不显得剑拔弩张,而是通过事实本身具有坚强的逻辑力量,以理服人,如今读来仍觉锋芒逼人。
联想到当今现实生活,我们企业的兴衰,家庭的兴旺,甚至连夫妻之间生儿育女,想生男孩而生的女孩也怪罪于妻子,(愚昧,不懂科学)重读唐朝罗隐的名篇,我觉得男女平等不是口头上尊重女人;家是讲爱的地方,而不是讲理的地方,尊重女人,男女平等,才能家庭和谐,幸福满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