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饺子不愧是国饭》

文/尹西林

大年三十吃饺子、夏天头伏吃饺子、冬至吃饺子,归里包堆咱北方一到过农历节就吃饺子。有报导说,新疆出土了汉代饺子,可见饺子寿命超过两千年,据说饺子一词已上牛津辞典,饺子无愧是华人国饭!

(上图是近日笔者做的饺子)

一丶军营热闹包饺子

我的厨艺一般,可做起饺子来,就神采飞扬得意极了。和面、揪剂子、擀皮是我的专长。笔者在南海舰队服役近20年,当兵那会每逢八一、国庆丶春节,连队就杀猪剁肉做饺子。我们连队驻扎在南国湛江,平时主食是大米,所以逢年过节包饺子是北方官兵最期盼的事。做起饺子成了我最得意、显示厨艺的机会。

那一刻连队的食堂热闹极了,北方的兵个个成了伙头军,可怜的南方籍的弟兄们只能出溜一边干点劈柴烧火的笨活儿。

二、"认一力"教我擀饺皮

我的老家在山西,是个面食王国,晋人做饺子很有特色。我那擀六下就能出个饺子皮的手艺,是50多年前在太原学来的。1966年寒冬,我们这支由军事院校的学员组成的徒步串联小分队,从西安出发到北京进发,经延安后渡过黄河,千里跋涉进入山西,不久到达太原。我打小就听说太原有个叫“认一力”饺子老店。老报人《光明日报》前总编师海云是山西人,他与我父亲是至交,师老先生平时最爱吃饺子,常去报社对面虎坊桥晋阳饭庄大过嘴瘾。

对太原“认一力”饺子的知晓是师先生传授我的,当然还有柳巷“六味斋"的酱肘子。

我们长征小分队刚在太原十三航校落脚住下,队员们饥肠辘辘饿晕了,我建议立马去“认一力”吃饺子。军人们兴冲冲地赶到太原市中心开花市,急不可耐地推门挤进认一力饺子馆。

不大一会儿,几大盆热气腾腾的饺子就摆上了餐桌。大家狼吞虎咽风卷残云般地吃着,大朵饺子美妙峡滋味让人终身难忘!

在大家吃得酒足饭饱时,我悄悄溜进餐厅大厨房“偷学”做饺子的技艺。从1965年至1974年期间,海军是身着深灰色制服军装,配上红领章和红帽徽,这身行头让山西的老百姓感觉很亲切。果然,“认一力”饭店的厨师们为我“学艺”开了方便之门。在大面案上的师傅们给我进行了细致的示范,从捏面圈、搓面棍儿、揪剂子、揉团压饼、擀饺皮儿、放馅儿至最终捏挤饺子的步骤,一步不落地向我传授制作饺子的正宗手法。

三丶老妈包饺子必先叫上我

以后,我也能擀出形同小碗儿似的饺子皮了,并实现了擀六下出皮儿,达到能供仨人包饺子的水准。

所以,连队每次做饺子,司务长总要招呼我来挂帅,组成精干的擀皮队伍。那些年,我为连队培养出不少制作饺子的徒弟。

我擀饺子皮的功夫深得母亲称赞。妈妈做家务活非常讲究个板眼,我自从部队转业回京后,但凡家里做饺子,老娘一定通知我回家擀皮儿,我若不在现场,她就没心思做饺子,因为家里只有我能擀出碗状饺皮儿。

  四丶dump|ing馋晕老美

万没想到咱这做饺子本事,竞在老外面前露了脸,为国争了光。

2010年5月,我与老伴应老朋友——美国费吉尼亚理工学院克利夫教授和莱瑞教授之邀,赴美国访友旅游。克利夫教授是在我国青岛出生长大的,他们全家人视中国为自已的故乡,这种恋乡情节支配下,几乎年年来我国讲学交流,每次来一定要回青岛信号山故居坐坐,情深意切地重温儿时童梦。妻子与我在美期间,克利夫和莱瑞先生,从起居饮食到亲自驾车带我俩去各州旅游观光,两家人给我们以热情款待和无微不至的精心照料,他们两家人的关爱让我们非常感动,总想做点事实来答谢他们,思来想去决定给他们做饺子吃。

头一回做饺子是在二战老兵莱瑞教授家,老爷子在菲律宾歼灭日军,后又来华配合中国军队歼击日寇,莱瑞教授对中国人特别友好。为做饺子,我和老伴到超市采购一斤猪肉,二斤胡萝卜,揪几根莱瑞教授家后花园种的小葱,剁把剁把,饺子馅就得了,只是缺了香油调味。等馅儿做好了,我才发现他家没有擀面杖?情急之下用莱瑞家的圆柱形的玻璃,百十来个饺子皮就用玻璃杯子擀出来的。

(上图_在莱瑞家用圆玻璃杯擀饺子皮)


教授全家吃的兴奋异常,老教授竖起大拇激动高喊Super(超好)。酒足饭饱后这当年86岁的二战老兵还向我敬了一个标准的军礼,我也站起来还他军礼。

半月过后,我们搬到克利夫教授家住,在他们家我们再次做了饺子。

美国的超市很懂得“与时俱进”这些年弗吉尼亚理工学院招收了上千名中国留学生,超市为了满足中国学生口味,设立了中国食品货架,从油盐酱醋到国内名牌调味食品,应有尽有。为方便中国人做饺子,超市还出售饺子皮,所以女主人菲利斯女士再三劝我采购现成的饺子皮,我拗不过她,违心的答应了。哪知买来的饺子皮太干燥了,每做一个饺子,还要蘸点水才能封口,稍不小心这种饺子还开裂露馅。哎,真后悔不该听女主人的话,把饺子做的这么窝囊!

(上图_饺皮太干只能蘸水封口不能捏)

其实人家老外们根本不注意饺子做的如何,他们只要亲眼观赏制作过程就乐不可支了。当面粉和猪肉经我之手变成可爱的一群“白鹅”,热气腾腾端上餐桌时,他们笑眯眯的品尝饺子的那个天真神态,令我得意极了。

不成想到,饭后,女主菲力斯女士马不停蹄的打电话通知她的好友们来家里聚会。不大一会,好几拨儿印度人,土耳其人,新加坡人和他们的孩子争相推门进来。菲利斯将吃剩下的饺子分送给大家,只可惜每个人只分得一两个。大人们细细品味点头微笑,不时翘起大拇指叫好。而那些馋嘴的娃儿们,只要尝过一个,便又蹦又跳狂喊yami丶yami (好吃好吃)

”吵闹哭嚷着还要再吃,弄得父母们尴尬地朝我摊手表示无奈。那一刻我好后悔啊,怎么就不多做几锅,让大人孩子们都吃个痛快呢!

不过,从此我也明白了,现场做饺子来招待国际友人确是个好招儿!因为饺子是热闹饭,友谊饭,是极有面子的国饭啊!!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饺 子 趣 事 文/丁建设 民俗这东西既有鲜明的地域性也有广泛的流动性...
    DJS_3de3阅读 4,862评论 4 3
  • 今天够冷了。特别的想吃饺子。就在超市花了六块钱买了一袋三全牌子的韭菜鸡蛋速冻饺子。按照母亲教授的方法,速冻水饺...
    希望的黄土地阅读 1,495评论 0 1
  • 饺子,俗称“娇耳”,“扁食,“暖身粗布衣,好吃是扁食”,身为面食之王,饺子是大家非常喜欢的美食之一。 北方人爱吃饺...
    静静的白莲阅读 9,774评论 59 103
  • "自他不二本无差,素心利物遍天涯; 人人躬身行大道,太平洋开太平花。——素食宣言 —宗性法师" 文殊院香园素食体验...
    Vinci文西阅读 3,576评论 0 0
  • 叮叮当当,厨房里响个不停。越响,我的回笼觉越香。 “快,起床包饺子了,懒货!” 妻子唠唠叨叨,像走扇子门,在厨房忙...
    闲云悠悠阅读 6,017评论 43 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