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有一篇文章叫做《罗振宇永远不会告诉你的秘密》,一经发出,迅速成为爆款文,阅读量10万+。那么它讲了什么呢?
主要讲了三件事:
1、跑马场般的学习,究竟有没有用;
2、知识付费究竟给人们带来什么影响;
3、什么是才真正的学习。
我们来解剖一下这篇爆款文章脉络与架构,一探它爆款的原因。
在全文布局上,首先文章先给我们举了个例子:一个学习者的一天,他从早上、中午、到晚上,一有时间他就流连在“得到APP”、“喜马拉雅app”、“在行”、“知乎”等等上面,贪婪的学习各种知识。
你在他身上看到了谁,有没有一点自己的影子。
如果没有,那么恭喜你,已经成功找到了自己的学习方法;
如果有,那么很遗憾,你再往下看,一定掉进作者的布好的“坑”。
知识付费元年到知识发布会,我们已经走到了第二个年头,5000万的付费学习者,有多少人通过学习改变自己了呢?肯定有一部分。
但是作者列举了更多人的现实,除了懂了一些名词、时髦的概念,然并卵,还是原来的模样。
在这里,他是用一部分人的状态来制造一种疑问:对呀,我也是这样的,怎么学的越多,效果越不明显呢?
制造了这样的矛盾,于是诱发大家去接着寻找原因。作者紧接着做了他的分析:
主要观点是:知识付费是大忽悠;又举了三个论据。
第一是碎片化知识;
第二是不对症,目的性不强;
第三是知识是未经过你思考的;
这三个论据都是目前付费学习的普遍现象,但是存在一定的以偏概全的情况。就好比说,商品千万种,有好有坏,良莠不齐,那么我们也说商业是大忽悠么。我也可以列举三个论据:
第一、以次充好的商品;
第二、商品种类琳琅满目,没有针对性;
第三、商品都不是你亲手制作与开发的,你只是使用它、消费他,边际收益小的可怜;
虽然他的推理有一定的漏洞,但是他描述的现象是客观事实,而指出了罗振宇们的知识付费的套路,这个确实看得很透彻。
你想,我们真的是在学习各种知识么,还是在学一种想要学的感觉呢?
而那么多的知识为什么如雨后春笋一般出现,都宣称找到了一种可以解决你某一类问题的方法,举个例子,得到app上开设的经济学类专栏有三四个,每个订阅都有几万人,其中薛兆丰的北大经济课多大10多万人,我是一个也没有订阅;但是我想问我们真的需要学这么多经济学么?
我想他们每个人都会讲得很精彩,但是经济学就是那么多东西啊,翻来覆去的讲,你换汤了,请问你换药了么?
李笑来说过一句话: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真正的知识其实一点都没多,非常少,少到你根本不能错过的地步。
那么当我们盲目的学习各种看似高深的知识时,是否抓到了事物的本质呢,也就是说我们学的是一大堆信息还是有用的知识。
到了最后,作者给出了他的解答:
1、学习带有目的性;
2、学习要有问题驱动;
3、系统化、体系化学习;
4、学以致用;
整篇文章结构很清晰刘畅,先从个案开始,然后引出共性,制造出一个矛盾,即学习与改变的冲突;然后带着这个矛盾,剖析付费学习的问题,最后给出自己的解决办法。
架构是:
第一部分、提出问题
1、个案代入;
2、寻找共性;
3、激发矛盾与冲突;
第二部分、分析问题
4、分析问题,有论点也有论据;
第三部分、解决问题
5、给出解决方案;
此外,全文用了很多发人深省的故事,如爱因斯坦的故事、富兰克林的故事、罗振宇的,还有几句名言和警句,让文章更具有说服力和引导性。
比如:
我们经常感叹:“学了这么多,就像没学过一样。”
乔布斯说:“你得到的知识根本称不上知识,充其量只是信息。”
很多基础能力和基础技能都还没掌握,
你却要我去学马云的宏观视野和管理格局。
学习毛啊,都不在一个层次上。”
彼之蜜糖,乃吾之砒霜。
罗振宇曾经讲过自己为何要做“得到”语音:
“古时候有些有钱人,他们明明有一双眼,
可是从来不看书,而是请人读书给自己听,
从今以后,罗胖就是你身边的那个书童。
这就是我的角色定位:我读完书,讲给你听。”
说得真好,但是我想问——有哪位大儒豪杰是靠书童读书给自己听而成功的?
跟各位分享一个令人绝望的事实:
没人能代替你去努力,即使你花钱了。
也没人能代替你思考,即使你花钱了。
爱因斯坦说:未经思考的知识不是知识。
总的来看,作者文字功底很强,全文架构很清晰、逻辑推理也层层深入;
亮点:扔出一个争议,付费知识是大忽悠,这是一个很有争议性的话题;
不足:关于付费知识大忽悠的这个结论,它的推导过程不严谨,存在以偏概全的导向。
爆款原因:抓住了那些努力学习却没有改变的群体的心理,一个付费学习的争议更是一石激起千层浪。
虽然观点有点牵强,但是整篇文章的写法手法、构思技巧、争议选择都是很值得我们学习与借鉴。
我很喜欢这篇文章,但是我不完全赞同他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