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了《叛逆不是孩子的错》中第八章-减少孩子在学校里的叛逆行为。我感觉我家孩子完全没有书中描述的在学校的叛逆行为,一直比较守规矩,我们也不要求她太乖,经常告诉她,在学校不要怕犯错,大不了把爸爸妈妈叫去,我们不会觉得有什么不好,但她一直是个自律的孩子,比较守规则,也没让我们多操心。现在我们上四年级了,小升初的关键时期,感觉这学期学校作业一下子也多了,压力也大了,考试、杯赛什么的也不免俗的参加了。孩子的压力大了,家长的压力也会增加,不可避免会出现说话、情绪不好的情况。另外孩子大了,很多事情愿意自己作主了,不愿家长插手,甚至连意见都不愿听。我想,这可能只是因为孩子大了,想自己独立了,不想别人干涉太多,与叛逆无关。孩子大了,我们家长的教育方式也要发生改变,慢慢要开始放手了,得体的退出,不近不远地守护着。这对我来说是一个挣扎,我确实苦恼了一段时间,放手不会那么容易,总是会情不自禁过度关心,而孩子恰恰会觉得是多余的。经过一段时间以后,我现在越来越觉得我应该转移注意力,我应该去关心自己,关心其他人,更要关心老人,老人更需要我们关注,这一点与邵瑜不谋而合,我现在越来越理解他们的做法了,确实需要更多的时间、精力、表率以及不近不远的陪伴,还有隐忍。另外我们也应该理解孩子,他们只是需要长大需要独立,希望我们给他们更多独立的空间,而不是不爱我们。我想我们应该无条件的爱,对我而言,我只是要一个平凡的孩子,允许犯错,允许摔倒,酸甜苦辣都有,快乐而独立。最近我自我反省了很多,随着孩子的成长,我发现教育孩子的方式真的需要不断改变。有时觉得孩子叛逆,其实是因为孩子在遵循长大的规律,而我们却没有成长,双方误解,恶性循环,需要成长的是我们家长。
陪伴孩子成长,理解孩子的情绪,帮孩子建立幸福的能力,努力做孩子的朋友,适时放手,努力做一个八十分的温柔妈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