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章论述的是"学习课题"及其构成的心理学透析。
所谓"学习课题"的构成,是指当学生面临给定问题时,能够理解它、接纳它、拥有"问题解决"的意愿,并着手解决课题时的内心状态。
从心理学角度认识"学习课题"中,奥苏贝尔和罗宾逊分析了构成学习课题的四个变量:1)课题的大小 2)课题的难度 3)步子的大小 4)进度。上述变量依存于学习者的年龄、认知成熟度、学业成就度、智力、动机作用等诸多因素。过分简单问题不会构成课题,对于简单的问题若要使学生构成课题,其条件是如何提高动机作用,这是完成课题的重要因素。对于复杂的课题,要使学生完成它,首先使之理解课题内容,课题认知重于课题动机。在简易课题场合,外部动机作用是必要的。在复杂课题场合,内部动机作用是重要的。
在班级教学中,常伴有几个同学解决某一课题。当集体成了追求共同的目标合作解决课题时,就岀现了"集体课题解决",它同个体课题解决密切相关。
在学习课题的解决过程中,杜威的"反省性思维"提供了解决方法原理。该思维分五个阶段:1)心智获得导向可能解决的暗示,亦即感到某种困难。2)将所感到的困难或困惑理智化,作为应当解决问题加以整理,明确其困难究竞在哪里?3)逐一将暗示作为假设来运用,导致观察及收集其他事实的操作。4)理性的推敲假设,亦即推理。5)通过观察和实验验证假设,决定取舍。实践中需要灵活应用该原理,充分考虑认知性课题与动机性课题构成的问题,妥善处理其对应关系,这是有效学习课题的基本方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