仰韶彩陶文化探索:揭开华夏文明的远古篇章
认为“仰韶”的彩陶文化是华夏文明的源头,是把我们文明起点固定在半中央的误解。很多学者曾认为彩陶文化是由中亚、西亚向中国传播的,但这种说法现在已不再得到支持。彩陶文化的真正起源地,应当是南方的稻作文明。古代传说中,陶器的发展与稻作文明的兴起息息相关,陶器的制作与绘制成为农耕文明的标志之一。
彩陶文明源于南方的依据:
1. 彩陶文物上常见的几何纹、花瓣纹、锯齿纹、螺旋纹、动物纹等纹饰,源于农耕稻作文明的崇拜,具有深厚的华夏民族烙印,并能够找到溯源序列。
2. 南方地区有完整的彩陶文化序列及发展过程。例如,万年仙人洞、玉蟾岩等地出土的彩陶文物,年代距今约在18000-15000年之间。南岭山系等地也有大量彩陶文化序列,年代距今约在17000-12000年之间。即使是东南地区的上山遗址出土的彩陶也距今已有数万年历史。
3. 相比之下,中原地区、北方的彩陶文化距今只有7000-4000年,且出土的彩陶具有南方稻作文明的特征和背景。
因此,将仰韶文化定为华夏文明的起点,是违背文明发生起源特征的。彩陶文化源于南方远古时代的传说,经过多种方式传承,并在数千年后于不同地方发现的书籍、绘画中找到了对应,这些文化艺术作品的纹饰能够在中华文明中找到源头,并且能够进行互证还原。
彩陶艺术融合了制造人的各种创作思想,是人类文明的一种传承方式。彩陶文化内涵丰富,包括古代语言、思想、祖先崇拜、宗教信仰等内容,是打开文明之门的重要钥匙之一。
总的来说,彩陶文化的起源与传播是“从东向西”的,是通过“东来西渐”向西亚、古埃及等地传播的。因此,在西亚、古埃及等地并不可能找到人类文明和彩陶文化的起源,“根”在我们这里!所有的仰韶文化都可以用华夏文明来解释,是稻作文明的传承和迁徙的产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