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看到过推广文章,称香云纱的坯布是以生丝手工织造的,为此我特意咨询过莨纱的复原人冼达峰,得答案是:今时的莨纱坯(胚)布已经改为机器织造。
说实话是要得罪人的,但是作为一个资深的莨纱绸迷,说假话又是我不能容忍的。
有几点可以例证香云纱的坯(胚)布并非手工织造。
今时我们所见的资料,香云纱坯(胚)布织造,是佛山市南海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香云纱的秘密不单在于晒莨工艺,也在于它的坯(胚)布织造,所以得知南海区有这项非遗之后,朋友帮我联系了这项非遗的传承人——张氏兄弟。
得以到南海西樵张氏府上探访,虽然被告知他们至今仍用老式的织机在织造莨纱坯(胚)布,但我去之时,能够在这台织机上织布的大嫂不在家,不能现场演示。
而那台老式织机上面,竟然落了一层的灰。传承人告诉我,昨天他们还在织布,那这灰是从哪儿来的呢?
在张氏府上逗留的时间比较短,因为除了一个空旷的房子里面的老式木织机,和一些看起来比较原始的纺织行业所用的构件之外,没有其他的内容。
最后印证我判断的,除了相关业内人士的解说之外,还有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老式木织机所制造的坯(胚)布幅宽是70厘米的,而目前在市场上销售的莨纱产品当中,我没见过一匹幅宽是70厘米的。
无论是商家销售的还是我购买的、香云纱爱好者姐妹们购买的,全部所见的莨纱产品面料的幅宽都是114厘米的。
另外,老式的木织机以人工织造的产品,一天产量能有多少呢?若要量产需要多少台木织机来织造莨纱用的面料呢?
西樵的张氏兄弟,可是费了好大的劲儿,才从周围的村庄里收集到了复原木织机的部件,他们复原了几台木织机呢?我在现场见到一台。大家有兴趣搜索一下相关的专题片,可以得出明确的结论,那就是:这样的木织机根本就无法批量复原。而且目前也没有什么人继续生产这种木织机。
木织机根本无法量产坯(胚)布,面料幅宽又与市场所售产品不符,只能说明他们复原的工艺生产出来的产品,其实只能作为展示,与今时今日市面所售的莨纱已经没有关系。
所以,当那个非遗传承人,告诉我说他们在用老式木织机织造出来的坯(胚)布生产香云纱的时候,我非常客气的进行了追问,他目光的闪烁更坚定了我内心的判断。
我虽然不是土生土长的广东人,但是多年的探寻和追问,让我对这种产品的认知比很多老广东都要深刻。多年的记者生涯,别的东西没有练就,被采访对象是否撒谎,我还是能看得出来的。
手工织造被机器织造替代,是生产力的进步,也是历史的必然。如果今天的莨纱坯(胚)布还像过去那样,一家一户一天只能生产出一点,那真的要价比黄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