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重视社会弱势群体就业,推出重点人群就业企业补贴政策。企业招用符合条件的重点人群,能享受税收优惠,既降低运营成本,又助力社会经济发展。
一、重点群体分类
1.建档立卡脱贫人口:属国家扶贫开发信息系统内贫困人群。
2.失业人群:在人社部门公共就业服务机构登记失业超半年的人员。
3.零就业家庭成员:涵盖零就业家庭及城市低保家庭中劳动年龄内的失业人员。
4.应届毕业生:毕业年度内的高校毕业生,含普通高校和成人高校应届毕业生。
5.自主就业退役士兵:退役后自主创业或就业的退伍军人 。
二、企业申请条件
1.招用符合条件的重点人群,签订至少 1 年期劳动合同。
2.依法为员工纳税并购买社保。
3.薪资发放、劳动合同主体与社保缴纳主体一致(特殊情况可灵活处理)。
三、申报风险与应对
(一)数据风险
申报时数据准确完整很关键。从人员信息采集到报表填写、数据录入,任一环节出错都可能导致申报失败,错过政策优惠。这可能因对政策理解有误、工作人员疏忽或数据管理不规范。
应对方法:企业要重视申报数据精准性与录入质量。一方面加强内部数据管理,建立严格审核机制,多轮自查。另一方面,可找专业申报机构帮忙,其经验丰富、专业知识足,能全面审核数据,确保申报顺利。
(二)稽查风险
申报数据错误,可能使已得退税款项被税务机关追回,还可能被认定为偷税、骗税行为。企业不仅经济受损,相关人员还可能担刑事法律责任。
应对策略:企业要树立风险防范意识。申报前组织人员学习申报流程和法规,明确政策要求与操作规范。借助专业机构精准核查数据,日常经营也要合规申报。
四、政策红利
每位重点群体员工每年可减免 7800 元税额,退伍军人 9000 元,最高可增加 30%,员工最多享受 36 个月税收优惠,政策有效期至 2027 年底。
企业申报时,可组建专门团队负责沟通,跟踪申报进度,保持良好政府关系。还可定期关注税务部门官网、订阅政策更新通知,掌握最新政策。也可委托第三方专业机构协助申报,减少潜在问题,节省人力和时间成本。2027 年是享受政策的最后一年,企业用好重点人群退税政策,既能减负提竞争力,也是履行社会责任、促进社会和谐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