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民中学九年级语文备课组
为了提高语文复习课效率,同时为了使本组教师在互帮互学的过程中共同提高教学水平,我们全组语文教师进行了本学期第一轮全员赛课活动,现将本次赛课活动总结如下:
一、本次赛课活动的特点:
1.老师们的课都很精彩,显示了丰厚的教学功底和较高超的教学艺术。青年教师如闵银霞、赵静静、邵广宇年轻有朝气,容易与学生沟通,且虚心好学,在课堂上展示了青年教师的风采;成熟教师如卢超、范红梅、聂肖丽、魏方勋、乔荟光、樊瑞娟、张绍明、郑志杰则对中考考点把握精准,显示了自己丰厚的底蕴。
2.显示了老师们的敬业精神。为了上好公开课,老师们认真备课、听课、评课,卢超老师和郑志杰老师还克服教室没有多媒体的困难,精心制作课件到录播教室上课。赵静静老师怀有身孕,仍然坚持到底。樊瑞娟老师、魏方勋老师、赵静静老师、乔荟光老师、郑志杰老师、闵银霞老师教两个班的语文课,宁愿调课也要参加听课,往往是上午听一大晌课,下午上一大晌课。虽然如此辛苦,大家却从不抱怨,主动克服种种困难坚持听评课,这种精神,令人感动。
3.全员参与。本次赛课适逢学生实验练习,中间暂停了两周。学生实验考试结束之后,为了尽快完成本轮赛课任务,我们每天都安排两节课甚至三节课。12名语文老师们主动调课,准时参加活动。
二、本次赛课活动的优点:
1.坚持紧扣《试题与研究》授课。
十二名语文教师都能按照语文组集体备课形成的课程进度和教学方法上课,紧扣《试题与研究》上的中考考点,备课认真,基本功扎实,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展示精彩。
2.紧扣考点,复习有效。
本轮赛课语文备课组12位老师全部参加,其中魏方勋等七位老师讲的是古诗文复习课,张绍明和郑志杰老师讲的是作文指导课,赵静静老师讲的是“字音字形”复习课,闵银霞老师讲的是“句子连贯”复习课,范红梅老师讲的是“信息提取与概括”复习课。在讲课时,每一位老师都能紧扣中考考点,引导学生进行有效复习。比如魏方勋老师带领学生复习《桃花源记》时,为学生提供了科学的学习方法,有提问、有点拨、有落实。魏老师同时还注重知识的横向联系,能够将同类知识进行比较,从而扩大了课堂容量。赵静静老师将同音字和形近字进行归类,对易混字讲解得特别详细,比如“一炷香”是计时单位,指燃完一柱香的时间,因为是“燃烧完”,所以时火字旁;而“一柱香”是一种中药材,所以是木字旁。讲解如此详细,可见备课之认真。
张绍明老师和郑志杰老师上的都是作文指导课,却又各有千秋。张绍明老师指导学生如何审题与立意,充分利用导学案的优势,在“知识链接”环节补充了大量的写作知识;郑志杰老师则指导学生如何让作文语言“亮起来”,教给学生用修辞、改歌词等很实用的方法,教师指导与学生练习相结合,扎实有效。
范红梅老师的复习课容量极大,一节课复习了与提取信息有关的四个考点,对中考考题的答题方法用顺口溜的形式进行了高度的概括,既生动,又容易识记。比如:给新闻拟标题时“人物事件筛选好,合并概括很重要,中心关键要抓牢,前后有序很重要”;而在做多则材料的信息提取时,则要“每则材料都分析,找出中心关键句,求同存异很重要,合并组合要清晰”。这样的课堂,既有趣,又高效。
3.精心设计教学环节,教学思路清晰。
精巧的教学设计、层次分明的环节、引人入胜的问题设置,会引起学生极大的学习兴趣,最大限度的减少学生的课上疲劳,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比如,卢超老师的古诗复习课,环环相扣,节奏紧凑,从寻找意向到描写画面,再到理解意境、赏析词句、提会情感,由浅入深,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掌握了古诗赏析题的答题方法。这样的课让学生收获很多。
4.大胆整合复习内容。
对于距离中考只剩下五十多天的毕业生来说,最宝贵的就是时间了。如果老师能够将庞杂的知识进行整合,将会大大提高课堂容量,提高复习效率。邵广宇老师就将古诗文按照作者进行了整合,用一节课时间复习了陶渊明的《饮酒》、《归园田居》和《桃花源记》。因为这些是同一位作家的作品,学生在掌握了作者的生平经历之后,就容易把握文章的主旨了。
5.重视基础知识的积累和方法的指导。
樊瑞娟老师的古诗词复习课,尤其注重学生的背诵积累。我们都知道,中考时古诗12分,其中默写8分,赏析4分,默写是重头戏,也是学生容易因写错别字而失分的地方。樊瑞娟老师在进行复习时,先让学生自由背诵,然后找学生上展板默写,并互相纠错,经过这样的复习,学生就能够消灭古诗默写中存在的错别字了。
乔荟光老师的古诗复习课同样重视默写。除了让学生上展板默写并互相批改之外,乔老师还让学生汇总本组错的最多的几个字,将这几个字写到黑板上,起到了警示全班的作用。在学生默写的过程中,乔老师不断地提醒学生在自己的错误之处用用红笔做出标注,作为二轮复习的重点,这种对学习习惯的要求,值得其他老师学习。
闵银霞老师虽然年轻,但在对中考考点的把握上,一点不亚于年长的老师。她复习的是“句子的连贯”,这是语文中考基础知识中难度最大、也最容易失分的地方,闵银霞老师却能够举重若轻,指导学生分别从“补写句子”和“给句子排序”两个方面来进行复习,不仅将中考试题分析得非常透彻,还能够引导学生从做题中总结归纳出这种题型的答题方法来。小小年纪,却能够有关注中考试题的意识,对中考动向极为熟悉,很是难得。
三、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方面:
1.学生发言还不够精彩,部分班级发言人数少,总是那么几个,参与率不高。小组观念和小组意识还不强。
2.展板使用率不高。即使使用展板时,学生板书的内容也不够整齐,字迹潦草。
3.个别学生对学习完全丧失了兴趣,根本就不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
(二)教师方面:
1.教学语言方面
个别教师教学语言过于随意。对于毕业班的学生来说,课堂上的每一秒都是非常宝贵的,老师应该尽量锤炼自己的语言,不说与本节课教学内容无关的话,语言不重复、不啰嗦。
2.教学思想问题
一部分老师可能认为复习时间紧张,自己要在有限的时间内给学生讲尽量多的知识,于是就舍去了学生自学和小组讨论环节,一节课大部分时间都是老师自己在不断地讲解。学生除了做题、回答问题,就没有其他活动了,导致课堂气氛不活跃,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不高。尤其是那些后进生,好像就完全置身于课堂之外了。
3.课堂设计问题
有些老师的课堂缺乏必要的课堂教学环节设置,整节课都是老师讲讲、学生练练,导致语文课堂枯燥乏味。
三、今后的整改措施:
1.充分发挥集体备课的作用,集备课组之力量,研究、探索、总结复习方法,提高复习效率。本组内范红梅老师、聂肖丽老师、乔荟光老师和闵银霞老师都是上一年刚刚教完毕业班的老师,经验丰富,对中考考点把握精准,是最好的资源。
2.精心设计课堂教学活动,把我们的课堂变得“活”一些,趣味“浓”一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深入研究中考考题,使复习课的针对性更强一些。
4.把握好课堂节奏,锤炼自己的课堂语言,使每一句话都有用、有趣。没有节奏的课堂容易让人疲惫,拖沓冗长的授课语言会让课堂变得面目可憎。
通过本次赛课活动,九年级语文组全体教师都在原有教学水平的基础上得到了提升,很好的借鉴、吸收了同行们好的复习方法,弥补了自己的缺陷与不足,每一个人都获益匪浅。此次获得的经验,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将是一笔宝贵的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