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读了余华的《在细雨中呼喊》,文学价值与社会价值自不必说。只想说说他的文字。
记得看过余华一个采访短片,其中有句话:他们都说我语言简洁,那是因为我认识的字少。不愧是大师,连幽默都如此高级。他的作品中所有的描写,尤其是对人物的描写,几乎每句都用到一个甚至几个成语,却丝毫不显得堆切,反而给人更形象生动贴切的感受,用词之恰到好处,让人神往。正因如此,所以,他的作品里很少有长句。
现在一起回顾一下作品里的经典瞬间:
当我们凶猛的对待世界时,世界却对我们温文尔雅起来……
在他后面一直跟着我那生机勃勃的祖父孙有元……
我是那么小巧,就像玩具似的被放在床上......
他们的喊声坑坑洼洼高低不平,尤其是嗓子喊破的一瞬间,听起来毛骨悚然,村里人起初还以为是在闹鬼......
哥哥神情黯然地说:当我们想成为城里人时,城里人却在想成为歌唱家......
她经常嗑着我们家的瓜子出现在操场上,她吐瓜子壳时的放肆劲,仿佛她已经儿女成群......
屋檐滴水所显示的,是寂静的存在,我的逐渐入睡,是对雨中水滴的逐淅遗忘......
当我第一次听到鲁鲁的声音,那种清脆的能让我联想到少女头上鲜艳的蝴蝶结的声音......
音乐是在语言消失时出现的......
我那疾病缠身的曾祖母对她儿子的回来,只能用响亮急促的呼吸声来表达喜悦了。我祖父就这样携带着贫困回到贫困的家中......
那张远离阳光的脸因为皱纹的波动,显得异常生动......
我经常偷偷看到那脸上如青草般微微摇晃的笑容,这笑容在我现在的目光里是那么的令我感动......
他脸上的笑容依然在进行着微妙的流动......
孙有元经历了冗长的低声下气之后,在临终之际令人吃惊地焕发他年轻时的蓬勃朝气,从而使他生命的最后那部分显得光彩照人。这个垂暮的老头,以他最后烛光般的力气,竟然去和那连日阴雨的天空较量......
束手无策的农民都像服丧一样神情萧条......
平日里上窜下跳的孙广才,在那时也像瘟鸡一样默不作声了。可他有时冒出来的话语比罗老头更耸人听闻......
我弱小的身体昂首阔步地从我祖父身旁走过,故意弄得尘土飞扬……
我祖父在那个雨水飞扬的上午,对着天空发出极其勇敢的吼叫以后,立刻掉落进胆怯的深渊,让我看到了他不知所措后的目瞪口呆……
为什么要用短句,而不使用长句。长句一是读起来费解,二是不利于文意的表达,三是容易产生歧义。另外,作品里随处可见的修辞,比喻、拟人、比拟、通感等等,简直就是信手拈来,自然流淌。因此,私以为任何事情要出类拔萃,都不是一蹴而就。要写出如此精妙的短句,多读书、多积累、多观察才是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