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还在为驾驭孩子而烦恼吗?
你还在因为孩子不听话而打孩子吗?
其实你差的只是放手,放手后,你的孩子会长大。
01 讲道理没用,言传身教最管用
为人父母的时候,我们就会是世界上最忙的人,有工作、有家庭、有孩子......你的世界会被如何做好一位好父母与好员工的身份所充满,或许别人还会认为你没有办法兼顾工作与教育孩子,而被指认为一名不负责任的父母。
教育的最高境界是“不言之教”,是父母身体力行带给孩子的梦想。
白岩松在演讲的时候,分享过他们家的教育环境。
他这样说到:“我是阿根廷队的球迷,我和妻子在家不是看书,就是听音乐,除了看足球比赛,我们很少看电视,我从来没有引导孩子喜欢哪一支球队,也没有说过你要喜欢看书等。
现在我的孩子是阿根廷队的球迷,他从来不看电子书,房间里堆满了纸质书。”
比如,我家里住顶楼,每到晚上坐电梯回家。上了顶层后,我都会摁下“一层”,让电梯下去。
因为晚上大多数人都是回家,如此方便其他回家的人,缩短等待时间。
后来我发现,以后每晚回家,孩子非常自然的也有了这个习惯,而我从未跟孩子说过“你该怎么怎么做”的话。
家长是一个润物细无声的角色,所谓言传身教,就是你怎么做,孩子会模仿你的做法,无需言语的交流。
相反来说,你认为这个年龄的孩子,你天天摁在这儿,跟他讲道理有用吗?
02 孩子的兴趣 不用刻意培养
记得在小时候,我的父母从未要求过我必须读什么书,他们也没有阻拦我读书。
那个时候的小镇上没有很多适合我们看的书,只有一些报刊杂志,但到了初中的时候,学校有了一个图书馆,图书馆里有很多很多书,真正的打开了我的新世界。
稀有的资源会让孩子更加珍惜眼前的资源。
由于学校的书最多只能借3天,所以会利用很多的空闲时间将这些好奇的故事收入囊中,于是养成了读书的习惯。
我的小侄女儿,也很喜欢看书,8岁的她现在喜欢上了看漫画,爱上了听音乐,虽然记不住词,调子也没有很准,但是她会很开心的自己哼唱起来。
对于小孩子的兴趣培养,不要刻意培养,他会自己观察身边的人和物,然后找到自己感兴趣的。
孩子喜欢什么,就让他去尝试,尝试之后他才能感受到自己的不放弃与坚持可以给自己带来什么。
这些是课堂上给不了的。
03 阅读培养 太重要了
我想如果没有三毛用她一系列与爱情有关的书籍,告诉我远方在哪里,我或许不会向往沙漠;如果没有白落梅的散文小说,告诉我文字的优美,我或许不知道文字的魅力;如果没有余华的《活着》,告诉我大家都在努力的生活,我或许会害怕未来。
非常感谢在初中的时候遇见了学校图书馆,非常感谢在后面的日子遇见了这么多作家。
更重要的是,建立了一个人对于这个世界以及人生的看法,这太重要了。
有数据显示:
10——19岁之间的青少年读书最多,但是那些书有相当大的比例不是他们喜欢的书籍,而是与他们当下的考试相关的书籍。
因为他们在读功利的书,所以没有养成阅读的习惯。
20——39岁,为名利忙,事业压力大,没有时间读书。
40——49岁,进入读书最少的时候,很多人觉得人生走到这个阶段,就已经定型了,不再需要读书。
到了老年,读书开始增多。因为他们离开了事业,不再想年轻时那样忙碌,可以静下心来阅读,寻找人生的真谛,重新捡起书籍,这时才又进入了兴趣。
无用为有用,滋补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