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行合一,这个概念我记得是当初阅读《明朝那些事》中讲解王阳明立志成为圣人的过程中,最后终于在似乎叫龙场的地方悟出来了这样一种极为高深的哲学思想。知行合一似乎像极了马克思的实践与理论结合的观点。对于知与行的关系,二者一定要用辩证的思维模式进行思考。
知,即不断刷新自己的认知。无数的人认为自己知道,但,不就他们会发现自己一无所知,而再之后他们会发现他们知道,最后又是一无所知。期间的心态,大概经历了。无知——对知识的敬畏——对于知识的整体把握——知道自己的局限并决定终生学习。这四个阶段每上一层,人数便会越少,可我想如果你能不断刷新自己的知识体系,那么人生的可能就会大不相同。
大家可以思考,人与人的差距。无外乎以下几点。1.出生(这一点个人无法决定)。2.外貌(先天基因加后天境遇但也不稳定)。3.运气(这一点如中彩票或者突然遭遇意外显然不可控)。4.认知(这一点很大程度由原生家庭和学校教育决定)。可大家可以思考,在以上四个变量中,唯一能把握的大概只有认知了吧!掌握一门技术,那么你超越了那些重复劳动的流水线工人;掌握一门知识,你超越大部分的技术工人;掌握整个知识系统,思考整个行业国家趋势,乃至于心怀世界思考宇宙与人生的终极问题。这三种境界,能到第二种已经很难,第三层,需要的是终生修行。
行。不行,则不能验证知的正确与否。知的发展如今一日千里,个人如果不时刻通过参与实践体会知识。那么知识永远只是知识,知识永远不会上升为智慧。
知与行。知行合一的实践精神,才是阳明心学的精髓。在知中行,在行中知。正好似太极阴阳鱼的造型,只有将二者结合方能变换无穷。
如果说心学还有什么。大概就是,宇宙即是吾心,吾心即是真理。更多的时候问问自己的心,去掉一切的标签,积极的寻找真实的自我(存在疑问),这样也许可能个人有更好的发展!
看过一些哲学思想,其实发觉很多先哲的思考和如今社会精英群体的思考并没有什么区别,正好证明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而人大概也是如此吧!
——深夜悟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