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式:
专业岗位(P线)的晋升,可以由员工自荐或上级提名。
考评:
考评因素是价值观、专业技能及其它软技能(沟通协调能力、学习创新能力、辅导能力),以及是否担任过导师或在部门内进行过主题分享。
流程:
员工填写个人述职(包括核心业绩、能力自述)及个人履历交给直接上级、部门负责人对其进行工作绩效的评估及专业能力的评估。然后交给HR进行情况复核和信息收集,由评审小组进行会评。
结果:
专业岗位人员获得晋升,同时享受晋升岗位的薪酬福利待遇并承担相应的岗位职责。
Q&A:
1.部门总监在确定部门职级晋升人员名单时,是否需要和员工的直属上级(小组长)进行沟通?
答:需要。
1)体现对小组长的尊重,给予其一定的考核建议权;
2)防止信息不对称造成的认知偏差,小组长最了解其组员的工作业绩和专业能力;
3)即使组员晋升不通过,也能提前得到小组长的支持,在跟组员沟通时能够更加顺畅,防止出现小组长和组员都不理解的情况;
4)作为一种获得部门成员年度表现的措施,可以通过小组长提名情况,来大致了解表现优秀的人员。
沟通对话:
我:硬件团队,你觉得有谁今年可以职级晋升?
裴:老宋和小张。
我:目前是T4,升级后就是T5。先自己评估下他们的表现,对标职级晋升标准里的各方面要求。5点时我们沟通看看。
2.如果小组长提交的晋升名单自己不认同,该如何与其沟通?
1)让小组长谈谈候选者所做出的工作业绩、目前专业能力和未来潜力评估,是否有突出和特殊贡献
2)让小组长谈谈对T5的认识,能力要求,职责要求
3)让小组长谈谈对职级的认识
我对职级晋升的认知:
职级建设的目的:
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提供广阔的晋升平台,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
职级建设的原则:
公平公正公开;激励性原则;竞争性原则。
职级晋升考察的因素:
职位职级是职位之间相对价值的体现。职级的高低主要取决于职位所承担的职责大小、解决问题的负责难易程度、职级对组织的贡献大小以及对认知员工知识技能要求高低等因素。
如何处理优秀员工晋升不通过的情况?
要让职级体系发挥出作用,而不是作为挽留员工的一个手段。职级晋升背后的实际薪酬提升才是重点。一个人能被提名职级晋升,说明工作业绩和专业能力得到直属上级的肯定。我们在薪酬提升方面给予体现,并指出其在职级晋升方面还需要提升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