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吗?在台湾,邪教的数量甚至比便利店还多。
据统计,台湾境内正式登记在册的宗教场所达到了12142座。如果算上见不得光的邪教以及其他小型教派的话,台湾的宗教场所总数可能达到100000座,有多少邪教掺杂其中自然不必多说。
而台湾的便利店仅有5000余个,也就是说相比找一个便利店,找一个邪教反而更容易些。
你知道么?在台湾,邪教的势力甚至比黑社会还大。
因为邪教的敛财与蛊惑能力,自然会得到当地选举议员的重视,如此为了当选选择与邪教合作简直是家常便饭。
议员当选后成为邪教保护伞,邪教有了政治影响力可以吸纳更多信徒攫取更多的财富,操纵更多的权势。
相比与人人喊打的黑社会,躲在幕后又有权有钱的邪教才是最狠的一个。
你知道么?在台湾,邪教的疯狂甚至比《周处除三害》中还猛。
在台湾仅有3.6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邪教遍地开花,甚至诞生了儒释道+基督教+伊斯兰教+印度教的究极缝合怪,信的不仅这辈子,下辈子都有了。
更恐怖的是这些邪教引发了无数社会性案件:明星偶像虐杀信徒的“台北精舍命案”;全家自相残杀的“神明附身案”;圣母虐死信徒的“苏春柑神坛杀人案”;母亲虐儿致死的“日月*功案”……
这一桩桩离谱事件背后,是一个个邪教的肆意横行。
这么说的话你可能还是对台湾邪教没有直观的了解,那么今天这部台剧就以近乎纪实的方式将那些令人触目惊心的真实案例,搬上了大荧幕。让人不得不正视,那些隐藏在台湾光鲜背后的邪教乱象——
《我愿意》
“幸福慈光动力会”是一个号称专注于“心灵成长”的团体,由魅力非凡“本生老师”所创立。
费慕淇,一个偶像明星。
可偶像明星也有诸多压力,害怕突然出来一个新人顶替了自己,害怕自己因为什么原因过气,害怕自己的私生活被曝光……
所以费慕淇将压力全部倾泻向了经纪人三岛长月,以至于后者跳楼自杀。
经纪人的自杀其实事小,其掌管的巨额资金却消失不见了,费慕淇这才愿意了解经纪人的生活。
经纪人正是幸福慈光动力会的一员,费慕淇也在结识本生老师后选择加入了这个团体。
团体所有人无论之前是什么职业身份,他们或因家庭破碎、或因事业不顺、或因情感困惑等种种问题出现在这里,在这里都一视同仁,分享彼此的心酸、苦楚、悲痛……
在大家纷纷吐露心声后,费慕淇似乎觉得自己的困扰其实根本不是什么,再加上本生老师的心理辅导,费慕淇逐渐被本生老师的言语和团体氛围所吸引,深陷其中。
随着剧情的深入,这个团体的内部运作机制逐渐浮出水面,高额的课程费用、对信徒财产的巧取豪夺、对异见者的排斥和打压,都揭示了这个团体并非表面上那么“慈光”。
有的信徒为了团体倾家荡产,有的家庭因此支离破碎,甚至有人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费慕淇在团体内经历了从最初的盲目追随到逐渐产生怀疑的过程,他开始察觉到本生老师言行不一之处,以及团体内部存在的种种不合理现象。
当费慕淇试图挣脱这种精神枷锁时,却发现自己已经深陷泥潭,而本生老师和幸福慈光动力会的真面目也被彻底曝光……
这部剧集极为真实且详细的描述了邪教的整个运作模式,相比之下,《周处除三害》确实显得“小儿科”一些,哪怕爽感那么强烈。
在现代社会高压力、快节奏的生活下,许多人面临着情感困惑、家庭矛盾、事业瓶颈等问题,内心充满了焦虑和不安。
邪教组织最善于利用这些“痛点”,通过提供看似能够解决问题的“心灵鸡汤”和“精神慰藉”,将受害者一步步引入陷阱。
团体中有渴望被爱的单亲妈妈,有寻求事业成功的职场精英,也有迷茫的年轻人。
其实我们可以看到这些信徒其实并不傻或者愚蠢,他们甚至可能还很聪明。
但仍然因为内心的渴望和脆弱,成为了被操纵的对象,成为了邪教的猎物,这是最浅显的一层。
然后就是一个懂得煽动蛊惑人心的“老师”,片中本生老师以其独特的“教诲”和“疗愈”方式,通过针对信徒的心理薄弱点获得信任。
再通过精心设计的团体活动,让他们对外界信息产生排斥,只相信“老师”的教诲,一步步瓦解信徒的独立思考能力。
最后就是巩固心理控制,让他们对邪教组织产生绝对的依赖和盲从,愿意为了“信仰”不惜牺牲一切,包括亲情、友情和个人财产,多么可笑的“我愿意”。
掌控了信徒,邪教就会对信徒进行剥削。有钱的出钱,剧中“幸福慈光动力会”通过层层加码的“课程”和“功德”,向信徒收取高昂的费用,将信徒的财富据为己有。
他们利用信徒对“解脱”、“福报”的渴望,诱骗其倾家荡产,甚至背负巨额债务。这种经济上的剥削,不仅让信徒陷入贫困,更让他们在精神上被进一步捆绑,难以脱身。
没钱的出力气、出身体,出力气如可以招揽信徒,为邪教拉人,成为助长邪教的爪牙。
出身体如陪谁谁睡觉可以获得“法力”、“灵力”、“福源”、“功德”之类的,最终沦为邪教的玩物。
在现今社会中,邪教是必须铲除的东西。不仅因其隐蔽、容易扩散等特性,更因为其秩序破坏性大,伤害持续时间长等问题。
面对邪教的猖獗,如何加强社会监管,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保护公民免受邪教侵害,是摆在我们所有人面前的严峻课题。
还是那句话,珍爱生命,远离邪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