佑佑成长023 选择的自由——《财富自由之路》

《活出生命的意义》的作者维克多·弗兰克尔经历了无数的波折与思考后,他明白了一件事:“人所拥有的任何东西,都可以被剥夺,唯独人性最后的自由---也就是在任何境遇中选择一己态和生活方式的自由----不能被剥夺。……在最为艰苦的岁月里,他选择了积极向上的态度……让自己的心灵越过牢笼的禁锢,在自由的天地里任意翱翔。

维克多・弗兰克尔在《活出生命的意义》中写下了那段经典的话,近来在另外一本书又看到了:“人所拥有的任何东西,都可以被剥夺,唯独人性最后的自由 —— 也就是在任何境遇中选择一己态度和生活方式的自由 —— 不能被剥夺。”

从前读到这句话,觉得讲得太有道理了,是一句充满力量的哲理,直到试着把它用到生活中,才发现这段话戳中了我过去的经历:我总认为“没有办法”是常态,刷手机停不下来是“忍不信”,遇到事业瓶颈是“大环境不好”,对孩子发脾气是“他太不让人省心”。却从来没有意识到:所谓的“无可奈何”,其实是我主动放弃了选择的权利。

无论在什么情况下,我们每个人都有选择的自由。这不是一句口号,而是要在日常小事中练,结合到自已,我试着在3个场景里主动做选择,慢慢地尝改变的滋味。

1、面对刷手机的诱惑。过去我一感到无聊或者休息时,手就会下意识地打开短视频,刷到眼睛发酸才退出,事后又总是后悔浪费了时间。现在当想刷短视频时,我会立刻提醒自己那个公式—— “注意力>时间>金钱”,现在刷手机是真的需要放松,还是逃避该做的事?如果是真的想放松,就定好15分钟时间,告诉自己到点就关掉。如果是逃避,就打开待办清单,挑件时间短的小事情(比如整理桌子、5分钟运动)。试了一周后,我发现每天做很多事情,那种成就感满满,再也没有被手机偷走时间的空虚感。

2、面对自己淘宝事业的困境。电商的行情变化快,经济环境不好,之前的我总是对后台数据抱怨“大环境太差,没法做”,要么摆烂躺平,要么长时间纠结却没有行动。在看到选择自由的这句话时,我才醒悟:虽然无法控制市场,却能掌控自己的行动。不再盯着卖不出去的焦虑,转而去沟通供应商的新品,意外发现一款竞争小的品,且符合当下的市场需求,在3天上架优化后,就有人咨询。让我明白,比起抱怨客观环境,主动做自己能改变的事情,才是对困境最好的回应。

3、面对孩子的亲子教育。以前孩子在拖沓、弄脏衣服时,我第一反应就是吼“怎么还在磨叽”,“怎么这么不小心”等,结果换来了孩子的反抗,自己也气得不行,问题没有解决还伤了亲子感情。现在每当要发脾气时,我先深吸一口气,在心里问自己,我的目的是什么,是教会他自主的能力?还是情绪的宣泄?把自己的注意力转移到解决问题上。昨天孩子回家后,主动拿出书本先写作业,还给我讲学校发生的有趣事情。原来换一种态度,不仅让事情圆满解决,还能够让孩子养成好习惯。

在看到这句话时,想到作者的经历:他身处集中营那样的绝境,是如何保持心灵自由的?现在通过这些小事我才明白,所谓“心灵穿过牢笼”,不一定是在那种逆境里才有的,而是在生活中刷手机能停下、遇到困难时能行动、发脾气时能克制,这些生活中的小事中,主动选择那个让自己更向上、更从容的方向。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