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我把最近几次文章提到的“食物滤镜”自我认知模式单独拿出来做一下梳理,先是一个框架提纲,后面会磨出一篇新的文字。
1、在头脑中按“热量”、“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单糖”、“脂肪”等营养学维度,再加上“时间段”,为自己建立一套可视化的对所有食物、食品的过滤预警机制。
2、看到或者想到任何食物,菜品,打一个反应先是“暂缓行动”,更具体地说是暂缓动手动筷子掏钱买的动作,自动启动“滤镜”机制。
3、预先列出食物的黑名单和白名单,在看到黑名单上的食物时,头脑中直接给这个食物打一个红叉,也可以多打几个,同时伴随行动上的反应,这需要平时加以训练。只要足够熟练,是可以不动用或者少动用自己的意志力来对抗垃圾食品,高糖高油高盐食品菜品的。
4、对于自己拿不准的食物,既不在黑名单里,也不在白名单里,这时的动作应该是拿出手机用“食物库”APP查一下,如果没有相关的数据,就先展缓下一步行动。
5、在自身感受特别饿的时候,如果运用“滤镜”机制。我能想到的对策,一是尽量不要让自己处于“十分饿”、“十分想吃”的状态,包里经常揣俩鸡蛋,饿的时候可以垫一垫饥;二是在总摄入热量记录和控制前提下,有个小的加餐,加餐控制在50大卡左右,不喝汤的关东煮,没有沙拉酱的蔬菜沙拉;三是同时启动“滤镜”机制,迟缓自己的冲动,迅速离开,隔绝高糖高添加剂食物的诱惑。暂时也只能这样。
6、启动“滤镜”识别出犯规食物后,下一步是自己与自己对话,问自己:“我真的需要这个食物吗?”、“我真的要吃它吗?”、“不吃能怎么样?似乎也没什么”,目的是迟滞冲动,达到削弱食物诱惑、启动理性认知的目的。降低心里惦记、购买和吃黑名单违规食物的几率。
7、基本流程:“看到食物自动开启滤镜”——“为违规食物在脑海中打红叉”——“自我分析,迟滞吃的冲动”——下一步关于吃的动作慢两拍……
我不知道这样做是否长期有效,但从我个人这几天的实践来看,至少是降低了我去拿蛋糕、吃甜食的几率。
8、“滤镜机制”是有套路的,可以通过刻意练习加以提升,足够熟练的时候,是不需要动用意志力的。
9、随便走进一家超市或者社区便利店,经过“滤镜”机制的观察,发现90%以上的食品、食物都是加了糖的,不少还加了添加剂。所以,90%的食品、食物,对于我而言是不提倡购买和食用的。
10、淡化口味、味道的需求,上升到理性的层面,碳水化合物是多少?蛋白质是多少?热量是多少大卡?脂肪是多少?现在市面上大部分食品的配料表都是“千焦”单位的,即100克食品含多少千焦的热量。要把千焦换算成大卡。千焦耳除以4.17就是这份食物含多少大卡的热量。
11、“食物滤镜”机制,本质上是一种自我心理机制,主要靠提升自己的认知水平,掌握更多的情况,只有不断提升自己的认知水平,滤镜机制才是越用越有效的方法。
12、罗列日常生活中和自己吃有关的场景,在脑子里加入“食物滤镜”机制,通过这个滤镜来审视过去吃的东西有多少是在黑名单里的,有多少在白名单里的,有多少是没有把握不了解是否打钩划×的食物。
13、凡是和吃有关的动作、信息、场景,第一步先打开滤镜,熟练后不需要大脑来做决策;第二步就是说服,多给自己问几个为什么,自己的感受真的是非吃****不开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