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我变成了一个爱迟到的人。
我的梦境里也经常会出现一些赶火车赶飞机,明明马上就要到了,却总是各种问题没办法按时到达,明明已经晚了,却还在拼命的追逐,那种迟到的焦虑常常让我惊醒……
之前我一直把这些解释为日常的焦虑导致,我很明白自己学习得停不下来的焦虑,但在这个周末我忽然察觉到:迟到,也许是我心智模式!
上周周六我去参加生涯课同学的《洞见生涯工作坊》,下午13:00开始,我查好了路线,百度预估54分钟,于是我给自己订好12点出门。
结果早上我在修改周日要去华东政法大学分享的生涯规划课件时太过专注,一抬头发现已经11点20分,而这时我发现,我还需要洗头发,我还没有吃饭,包括还没有想好穿什么衣服出门,我需要40分钟内完成·······
结果我在12点5分时慌慌张张的出发了,心想可能要晚到了,但是赶一赶可能正好,于是加速走到地铁站,进站时正好地铁开走,下一趟等待4分半,第二趟换乘又刚好错过,我看到群里开始热闹起来,道路指示图、座位图、签到图·····
12点55分,小伙伴问我“亲爱的,你到哪里了?“我特别抱歉的回复“对不起啊,我要晚10分钟到······“就在这一刻,除了感到抱歉,我夹杂了一些羞耻感,因为这一次有向老师做助教,上一次我参加向老师的课也迟到了还走错了楼层;许老师这次也要去旁听,上次我给许老师做助教,我也晚到了因为手机APP坏掉换了很久才骑上共享单车·····
我好像已经给自己贴上了一个爱迟到的标签,这让我很难受,因为我内心里认为迟到是一件不好的事情。
回想一下,这种场景并不是第一次,我好像经常会迟到:跟朋友聚会,去参加别人的婚礼,去参加培训课,去出差乘火车……每次也就迟到个几分钟,多则10-15分钟左右,基本上也没有对我自己造成太大影响,过程中的惊险和波折也就忘记了。
而这一刻,我发现自己原来真的是个爱迟到的人啊!怪不得在全脑测试中,有一个建议就是尝试每次准时赴约,这时我才意识到这时一个问题!
于是我开始进一步思考:
我内心的标准其实是准时,所以我自己的行事风格就是掐好点儿,能不做多余的等待就不等待,最好的就是“刚刚好”,不浪费任何精力和时间,效用最大化。一旦出现一些不确定和变化,因为没有提前的预案和准备,应急处理就会有较大的压力,而且急的时候做事情总是会出错,结果就会是迟到。
从生涯的视角来看,我规划好了自己的路径和时间,但是每当出现一些无常:比如孩子在出门时缠住不让走,比如地铁坐过站,比如叫不到车或骑不到单车,比如走错路或者电梯按错楼层等等,那原先的计划就被打破,准时也就不可能了!
虽说我们需要拥抱变化和锻炼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是如果提前对无常做好准备,仅仅只需要早出门30分钟,那么就很大程度可以避免这件事真的变为无常!
忽然,我意识到我有个可怕的人生模式“就差一点点”!
好像我的人生中经常会出现差一点点的事情:中考、高考、研究生考都是就差那么一点点被调剂了;还有工作以后的各种考证和考编,很多时候我都喜欢去裸考,然后出来的结果就是差一点点,然后我会说唉太可惜了,主要是我没准备,只要我好好准备一下肯定没问题的。
渐渐的“就差一点点”变得习以为常,就好像是我觉得自己本身没什么问题,时间路程都算好了,只是因为外界的一些不可控原因,所以我才迟到了;就好像我觉得自己本身能力是没问题的,就是因为没复习没准备,所以才考不上。
这里有两个维度:
第一个维度是我内心对于这件事情的重要程度。
有很多我十分明确和重视的事情,我是不会迟到的,比如我一定要拿下的证书和考试,我一定提前到达并做好准备,而如果内心里的重视度不高,就不会做好充分的准备,这也是我会错过很多机会的原因。
第二个维度就是我应对外界不确定的方式。
我的创意脑强喜欢新奇创意的实物、用于尝试,但是逻辑脑、组织脑比较弱,对于纪律、制度、统筹、规划等等方面就不太感冒。
我做事情的时候一般会有一个大致的计划和安排,然后希望事情可以按照预计的情况进行,不喜欢中途出什么意外需要临时去解决(特别想到目前工作中,每次培训或会议遇到临时变化,各种协调会议室,我就十分抓狂和痛苦),基本不会想到有可能的风险和应对策略,所以会基本每次对外界的不确定都是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所以,因为迟到,我意识了自己的心智模式,也看到了自己需要修炼和提升的地方。
下一个Flag,就先从尝试每次准时赴约开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