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帮助昨天参加复盘会后的商务同事有效的改进,提高自我意识,减少工作中不必要的摩擦,我推荐了一个提高自我意识的工具-觉察日记,希望对你也有帮助。
觉察日记是一种非常有效的,能够对自我的情绪感受进行认识的刻意训练的方式,它可以用在任何引发了负面情绪的事件上,通过对事件的剖析,发现自己可能存在的盲点或者执念。
写觉察日记分为5个步骤:
➤第一步,发生了什么?
➤第二步,感受是什么?
➤第三步,为什么有这样的感受?也就是感受背后的规条。规条这个词大家可能比较陌生,解释一下。它是NLP(神经语言程序学)的一个概念,指的是头脑中关于做事的原则。这些原则是人们在成长过程中,学习到的或者被教化的。对规条的呈现多以“应该、必须、一定、务必”这样的字眼出现,比如人应该守时,做人必须诚信等等。
➤第四步,对规条进行检视。每个人都有很多的规条,它们促使着我们不断进步,但是,如果不加区分地运用这些规条在自己和他人身上,它们就可能成为限制我们的掣肘,毕竟理论是灰色的,生活之树常青。就像墙,既可以保护我们又可以囚禁我们,只是我们很少对自己拥有的这些规条进行检视。比如“人应该守时”的规条在很大程度上敦促人们成为一个值得被信任的人,但是另一方面,不分具体情境地套用它去要求他人,就可能产生不好的效果。比如约定九点的会议,但是下属在路上,遇到车祸,把危急中的伤者送往了医院,在这种情况下,他还必须守时吗?还应该为他迟到愤怒生气吗?
➤第五步,未来怎么做?
举个例子,你发现下属小王这个月已经是第三次迟到了。
感受是不满、生气。
为什么有这样的感受?背后的规条是因为你觉得员工就应该遵规守纪,按时上班,总是迟到的员工就是对工作的不负责任。
对规条进行检视。员工永远应该遵规守纪吗?迟到真的等于不负责任吗?如果员工确实有住院的老父亲需要照顾,他已经尽了最大的努力来完成自己的工作,这也是不负责任吗?
未来会怎么做?员工迟到不要急于给员工贴上标签,而是要与员工沟通,了解情况。
史蒂芬・柯维说:人与动物的一个不同是在刺激与回应之间存在一段距离,那里是自我意识的栖息之所。
觉察日记的关键是第一步对发生了什么的描述,这一步需要充分地描写事实,不是评判也不是演绎。很多时候,人们把自己的评判或者演绎当成了事实。比如对员工迟到这件事,事实是他这个月迟到了三次。如果据此认为他是一个不负责任的人就是评判。而认为他总是迟到是不重视工作的表现,可能想要离职,就是演绎。
评判是站在自己的立场、认知的基础上,对他人的评价,往往并不符合事实。比如这位迟到的员工是因为父亲得了重病,确实需要照顾。据此认为他不负责任不符合事实,至少他对家人承担了责任。
演绎是基于人们对看到、听到的事件进一步推演,这种推演也是站在自己角度和认知的推演,往往也不符合事实。比如他迟到了三次,就认为他最近对工作不上心可能要离职。
在写发生了什么的时候,必须是事实,事实是干净的,不带有个人的好恶、偏见和立场。这点很关键。
很多时候,当人们看清了事实,往往就有了不同的情绪感受。
还是上面的例子,员工迟到了三次,当你知道事实是他父亲得了重病,他虽然迟到,也已经是尽了自己最大的努力履行工作的责任,原有的生气甚至愤怒可能就消解了一半。
觉察日记是一种非常有效的,能够对自我的情绪感受进行认识的刻意训练的方式,通过对事件的剖析,发现自己可能存在的盲点或者执念。试试看,或许你会发现新天地。
我是晏子出刀,希望今天的内容,能让你有所启发。